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海外扬州人给您拜年啦!
2021-02-11 10:27:45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扫码看“扬州发布”视频
  一年一度的除夕,是阖家团圆的美好日子。一群优秀的扬州儿女为了理想和抱负,凭着坚韧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在世界各地打拼。每逢佳节倍思亲,疫情当下,他们远在异国他乡,更加地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扬州晚报、扬州发布联合扬州市侨联策划推出“亲情中华·海外侨胞新春送祝福”。记者连线采访了6位海外扬州人,听他们讲述浓浓的思乡情。
  【阿根廷】
  给外籍员工准备了“扬州味”

  人物名片:陈阳 阿根廷同乡会·商会会长、阿根廷Elefante进出口有限公司总裁
  一想到家乡的春节,身在阿根廷的64岁扬州人陈阳立刻想到老扬州的“蜜三刀”。“大京果、云片糕、花生糖,每一样都很好吃。”
  陈阳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经营自创的品牌手机经销店,其所经营的商品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的最新产品,手机充电器、手机电池、高保真耳机等。原本有五家店面,受疫情影响,目前仍在正常营业的有三家。陈阳对未来充满信心。“疫情总有一天会过去,我们的店也会一天天好起来,可以销售更多的中国产品。”
  此时的阿根廷正是炎热的夏季。一直惦念着春节的陈阳,为了让家人和外籍员工一起感受春节的氛围,特地买来象征红红火火过大年的金橘树,还在公司会议室挂上了红灯笼。还去当地浙江餐厅为员工订了年菜。“有我们扬州人过年爱吃的卤菜酱牛肉、猪舌头、猪肚,还有甜品八宝饭和油炸芋头糕。”
  而今天,陈阳也会提前两小时打烊,让员工早点回家,自己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陈阳还找了一段介绍春节的文章译成英文,放在公司网站上向员工们介绍。“我正在寻找介绍扬州的英文宣传片,打算也放在网站上,向我的员工,向更多的阿根廷人介绍我美丽的家乡!”
  【越 南】
  初次在外过年 年蒸记忆难忘

  人物名片:顾朝庆 越南中国商会会长
  “今年第一次在越南过春节,我会通过线上跟家乡亲人拜年!”记者联系上远在越南的顾朝庆。他告诉记者,今年受疫情影响,他和商会的很多朋友都留在当地过年。
  顾朝庆,高邮人,63岁,2002年到越南投资创业,主要从事空调暖通系统方面工作。2012年至2015年,他当选为第三届越南中国商会会长,2015年至今连任第四届越南中国商会会长。顾朝庆说,虽在越南工作,但近年都趁着节假日回乡探亲。
  “我在扬州老城区埂子街生活过好多年,每年过年都很热闹,当时我还小,每到除夕前,都和家人一同挑选年货。”顾朝庆回忆,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家家户户过年都有贴春联、备年货、年蒸的传统。提到年蒸,顾朝庆说,过去家里老人有包包子的手艺。“年蒸时,我们都静静地守在锅旁,老人们提醒我们要说吉祥话,包子出炉的一刹那,不能说‘完了’‘结束’等不吉利的话,要说‘圆满’。”说到这里,顾朝庆感觉过去的年味又回来了。
  顾朝庆的妻子和儿子、孙子都住在泰州,部分亲朋好友住在扬州,他在除夕夜将通过视频的方式,线上给他们拜年,送上祝福。“我会在越南观看春节晚会。”顾朝庆说,商会里还有来自中国很多地方的朋友,他们也就地过年。“大家放心,我不孤单。祝父老乡亲新春快乐,阖家团圆,万事如意,牛气冲天。”
  【美 国】
  辞旧迎新“云联欢” 家人一起守岁

  人物名片:杨震 现任美东学苑院长、中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学科研究的先行者之一、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美国联邦研究机构高级研究员
  “我们虽然在异国他乡过年,但心里还是牵挂着扬州的亲人!”当记者连线身在美国费城地区的杨震时,他第一句话就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杨震1963年生于泰兴,1994年,年仅31岁的他以杰出青年专家的身份被南京理工大学聘请。上世纪90年代末,移居美国发展。“扬州是我的家乡,我一直都以自己是扬州人而骄傲。”
  “我们早已想好了,参加这边的‘云晚会’,感受喜庆氛围!”杨震说,在除夕当天,他和家人也会线上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共品美味佳肴。杨震和妻子育有两个小孩,如今老大毕业后在外工作,小女儿和他们一起生活。“我们一家人一起守岁,根据各人口味和喜好,准备了东坡肉、牛排、鱼片等,还是很美味的。”
  杨震回忆,过去父母在扬州工作,每到寒暑假,他都回扬州和父母一起过年。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扬州的春节热闹非凡,其中文化宫每年都会举行猜灯谜、品鉴春联等活动。作为文化爱好者,杨震的父亲每年都带着他参加。“猜灯谜难不倒我们父子,每年春节我们稳赢,拿很多奖品回家。”
  虽然离开祖国许多年,但对祖国、对家乡的感情一直没有变。“我的孩子在美国长大,但是他们依然会说普通话。从小,我就要求他们在家里必须要说普通话。”杨震说,在美国生活的扬州人也不少,大家祝愿扬州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加拿大】
  祝家乡扬州更加美丽活力满满

  人物名片:陆春茂 加拿大博世特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加拿大扬州商会会长
  1月底,陆春茂刚从国内回到温哥华,又经过14天的隔离,刚刚回到家,正在和家人为过年作准备。
  1987年,陆春茂从无锡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扬州一家电动厂工作,从销售员干起,逐步成为企业骨干。1999年,陆春茂创办扬州博世特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公司先后获得“江苏省重点产品和主要生产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等多项荣誉,部分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产品畅销中东、东南亚、非洲、澳洲、北美等地区。2010年,陆春茂在朋友的推荐下移民加拿大温哥华,目前是加拿大博世特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加拿大扬州商会会长。
  陆春茂介绍,往年的春节,当地的扬州商会都会组织热闹的活动,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家庭聚会和商会的拜年活动全部取消了,除了必要的外出购物,大家都留在家里,和亲人一起过个团圆年。
  “国内现在疫情控制得比较好,加拿大的情况要严重得多。温哥华的情况相对好一些,另外华人社区防疫意识比较好,我们都做好了必要的防护。”
  陆春茂表示,他想通过《扬州晚报》向扬州的父老乡亲拜个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祝扬州这座城市更加美丽,永远充满活力!
  【德 国】
  饱含祖国关爱的防疫物资让人感动

  人物名片:尤健 德国新华侨华商联合会秘书长、理事,德国Fifth Street Consulting GmbH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出生到初中毕业,尤健一直居住在千年古镇——江都邵伯,从小就享受着大运河的滋养和哺育。尤健聪慧过人,高中考上江都中学,2000年又考上了南京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2003年,他远赴德国留学,这一去就是18年。如今,尤健在德国不仅有了自己的事业,还有一个儿女双全的幸福家庭。
  由于德国疫情还很严重,政府实行封锁措施。“以往旅德华人在春节期间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今年基本都改在线上进行。”
  尤健是个“80后”,他记忆中的春节总是伴随着各种好吃的、新衣服和压岁钱。尤健记得小时候自己有一项重要的“春节任务”就是年前大扫除,擦玻璃,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
  远涉重洋,春节就不能像小时候与家人一起度过了。起初,网络还不发达,手机还不能视频,那时只能一个人冷冷清清在异国他乡过春节。后来,他慢慢结识了在德国的华人圈子,过年的时候就热闹了许多。一起包饺子,一起写春联,一起聚餐。
  再往后,尤健留在德国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虽说人在异国他乡,也能体会到家的温暖,但他内心最希望的当然还是能够带上妻子儿女回到家乡,陪伴父母家人一起过年。”受疫情影响,他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深藏于心底。过去的一年里,尤健和很多身在海外的华人一样,陆续收到来自家乡的“慰问包”和“健康包”。“这些饱含祖国关爱的防疫物资,让我们这些身在海外抗击疫情的游子倍感亲切与温暖。”
  【日 本】
  这条街活跃着几十位扬州大厨

  人物名片:王根清 旅日华侨
  王根清老家在邗江新盛街道,1980年3月,从扬州前往日本大阪留学,此后在大阪工作、结婚生子,目前定居在横滨市。王根清曾担任过大阪枚方市消防员,神奈川县政和横滨市政监督委员,也是中华街中日友好协会的一员。
  王根清从事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工作40年,为中国的电子行业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目前他还在为中国的新能源材料粉碎设备企业的发展担任顾问。
  “横滨市是日本第三大城市,人口仅次于东京,是开埠最早的港口,也是日本最大的港口。”王根清介绍,横滨的中华街是目前海外最大的唐人街,这里活跃着几十位扬州大厨,他们主要经营淮扬菜系的饭店,扬州炒饭和狮子头是闻名世界的地道扬州菜。
  在日本的中国人每年都要过两个新年:元旦和春节。中华街的春节十分隆重,庆祝活动举办3天,人们敲锣打鼓、放鞭炮、踩高跷,每条街和每个店铺都要迎舞狮子、敬关公、包饺子、打年糕、挂灯笼、免费品尝中国各地小吃等。
  “我们家也过两个年,在春节时要穿新衣服,发压岁钱,孩子们可以拿到两次压岁钱,特别高兴。往年亲朋好友会频繁聚会,互相拜访看望,体现了中国人浓浓的人情味。”王根清说,今年受疫情影响,春节访客的计划取消了,只有亲属间拜访,希望疫情早日被制服。
  “我们通过《扬州晚报》向父老乡亲拜个早年,祝愿我们可爱的家乡扬州不断发展,有更美好的未来!”王根清说。
  通讯员 陶金柱 记者 周阳 刘旺 张庆萍

标签:扬州;春节;顾朝庆;名片;视频
责编:张慰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