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仪征学者奔波20年为南门大码头“留根”
2021-01-12 10:07: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古井

码头遗址

老宅

今年55岁的汪向荣,仪征作家、诗人。不是土生土长的仪征人,他却为仪征大码头遗存文化的保护奔波了20年,给大码头留下更多的文化和遗存资料。随着码头遗址的出土,如何保护和发扬好大码头江河文化,汪向荣仍然在努力着。

20年前迷上大码头

走访记录大码头历史遗存

“20年前,我到仪征工作,就开始关注老街的大码头。”汪向荣说,南门水系发达,大码头的区域比较大,当时他常去大码头,找居住在当地几十年的居民聊聊昔日的大码头印象。

汪向荣说,通过居民的回忆,他梳理出哪里还有古宅,哪里还有古井,哪里还有古树……根据居民回忆的区域去寻找,还存在的,赶紧拍下作为资料留存,已不复存的就标注下来,留下当时的景象。

“城市发展快,居民生活好了,对宅子这翻修那改善,一些老宅也不再老了。”汪向荣称,一些古巷老印记、老石街、小码头就这样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不复存在,一些当年的照片也成了城市变迁中的“孤影”。

随着对南门大码头区域的持续关注,大码头区域中的老宅分布、街巷长短,早已在汪向荣脑海中留下了“大码头地图”,随口说个区域,他都会将附近还有什么遗存、传说脱口讲出。

20多年来,从当初《仪征日报》的专题宣传,到执笔发言《大码头“三街四巷”的开发利用》,他还编辑《最忆是城南》,免费赠阅上千册。

连接运河淮水长江

遗憾未进入运河遗产名录

汪向荣说,历史上的南门大码头区域,水多、桥多、船多、庙多是它的显著标志,现在的不少居民已很难讲清几十年前的大码头,更别说是历史上的南门大码头的景象。

在寻访大码头原住民的过程中,汪向荣结识了宋兆康、宋建友、鲍峰、李金观、秦志刚、孙庆飞等一批仪征大码头原住民、“大码头活地图”,他们成了汪向荣的忘年交,为挖掘仪征大码头珍贵史料,提供了口述人证。

几位老居民经常围绕南门水系、商铺名号、桥路走向进行回忆。据90岁的李金观回忆,仪征大码头上世纪40年代十分繁华,有“上海十六里铺 仪征大码头”之说,可见当年的仪征大码头是何等光鲜。

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仪征未能进入大运河文化遗产名录,老南门的原住民有些遗憾,认为仪征缺席大运河遗产名录是仪征人的痛。仪征大码头在连接运河、淮水和长江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道光重修仪征县志》有“黄泥滩沟”条目,援引《嘉靖扬州府志》云:“在县西南十里,通大江,入十字河。”这是说这条沟既通大江又连十字河,十字河向东连仪扬运河,西通沙漫洲出江,北接天池(里河)连仪扬运河,南连黄泥滩沟通大江。

“由于运河改道等变迁,南门码头在运河与长江之间的连接地位弱化。”汪向荣说,大码头就是这样在运河文化的长河中“改道”了!

试图复原“古地图”

再现大码头的繁荣景象

“不久前,大码头遗址出土,几位原住民很激动。”汪向荣说,目前遗址仍在考古中,这对“复原”大码头历史上的繁荣景象等提供了物证、史证。

20年间,汪向荣深入到仪征大码头,拍视频、留影像、搞专访,编纂了一批对仪征大码头修缮有着促进作用的文献和资料。他觉得,随着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保护长江生态的推进,在江河文化中有着“纽带”意义的仪征大码头,亟待引起重视和利用。

最近,汪向荣和几位大码头原住民正在进一步梳理大码头的遗存资料等,期待能为大码头复原出一张“古地图”,令沉寂的大码头“活”起来,带动当地的旅游,让更多的人到大码头体验江河古文化的内涵。

记者 孟俭 摄影 周晓明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