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宝岭
近日,郭兵兵和20多名工友,踩着用脚手架搭建的临时“楼梯”,爬上距地面80米高的五峰山长江大桥铁索进行亮化工程作业。今年40岁出头的扬州人郭兵兵,是江苏迪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工长。去年底,江苏迪生承接了五峰山大桥的亮化工程,他跟随项目部来到工地。夜幕降临,亮化工程点缀下的大桥宛如横在长江江面上的一条“发光巨龙”,看着眼前的壮观景象,施工的艰辛早已被郭兵兵和工友们抛之脑后。
大桥铁索上作业 施工人员成“蜘蛛人”
“冬天的江风很猛,有时风太大,连工友说话都听不清,只能上风口说话传达给下风口的人听。”郭兵兵告诉记者,施工期间,他们白天每人要背几十斤重的工具及生产材料从江南通往江北,由于桥面全部是钢结构,夏天时桥面温度高达五六十摄氏度,工人们需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防护鞋,才能保证不被烫伤、晒伤。
最让郭兵兵和工友们难忘的,是当“蜘蛛人”的经历。
“爬到铁索上安装灯具,人就像一片空中的树叶,被风吹来吹去。”郭兵兵说,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施工方决定采用“抱箍式”操作方法,工人如同“蜘蛛人”一般与吊索形成一体。这样一来,风再大也吹不走人,最多就像是在空中玩“荡秋千”。
大桥“亮灯”背后还有多项技术革新
五峰山长江大桥亮化工程的背后,有着一系列创新举措。
“由于主跨上的吊索为圆形,灯具的选型成了工程的最大难题。”五峰山大桥亮化工程总指挥孔祥平说,为了避让风阻,大桥灯具外形及点光源必须要具备避风性能,经过多次选型模拟试样,最后确认外观,改良后的灯具具有避风性和安全性一体化的特点,避免给大桥吊索带来额外的风压负荷。
在灯具的材质选用方面,孔祥平介绍,考虑到高速列车双向通过时产生的较大冲击波等因素,大桥灯具材质由原定的铝压铸灯体全部改用“316不锈钢材质”灯体,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此外,灯具安装打破了过去灯线不分离的模式。”孔祥平介绍,大桥吊索灯具安装采用“灯线分离”的创新技术,让施工人员后期在对大桥亮化设施的维护中不用爬高作业,在地面就可以检修和维护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