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2日讯 近日,旌忠寺社区组织退休老党员举办“说说我们的家风故事”活动,65岁老党员薛荣保介绍,父亲从小“军事化”管理自己,培养坚强的意志与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己的爸爸活脱脱是位“狼爸”。现场不少居民听后表示,这个家风故事很接地气。
孩子扔河里学游泳
在教育孩子上,不少家庭注重如何做人、做事,但薛荣保的父亲则更重视对子女意志力及生活技能的锻炼。
薛荣保介绍,他的父亲是镇江人,原来在上海纺织业做保钳工,1951年调入当年的西安11航校,从事飞机维修保养工作,当时他的哥哥已经出生,而他于1952年出生,后来又有了一个妹妹。
航校实行军事化管理,薛荣保的父亲耳濡目染,对子女的教育也很严格,他们一家的作息时间与航校一致,准时起床、准时熄灯睡觉;航校有转盘、天梯等一些器械,用于锻炼培养飞行员,薛荣保和哥哥、妹妹很小时就在转盘、天梯等上面锻炼。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水灾严重,为了让子女们有自救能力,薛荣保的父亲重视培养孩子们的游泳技能。他让孩子们先在附近河边“狗刨式”玩,接着就一个个托着到河中间,突然一下子松开手扔下,孩子们一个个挣扎着奋力游到岸边,后来薛荣保和哥哥妹妹都学会了游泳。
薛荣保说,父亲的这种方法看上去不近人情,却培养了他们的技能,锻炼了他们的坚强意志。
从小培养自力更生
薛荣保的父亲还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力更生精神,让薛荣保及其哥哥妹妹养成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习惯。
薛荣保告诉记者,父亲从小就让他们劳动,他在七八岁时,就跟着哥哥在家养鸡养鸭、开荒种地,正是因为有家庭副业,一家人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未饿肚子;他上初中时,父亲调到扬州,他利用课余及寒暑假到厂里打工,其中有一段时间去拆旧砖,工作量大、时间长,但收入比正式工还多。
在父亲的培养下,薛荣保养成了爱好劳动的习惯,参加工作后认真负责,在企业破产后,曾是中层干部的他放下架子,去做电动车维修人员,一直做到去年年底。虽然在5年前已退休,但薛荣保说,他习惯做事,不习惯坐享其成。
薛荣保传承了父亲的教育风格,虽然只有一女,但要求比较严格。如今,他的女儿担任幼儿园负责人,女儿、女婿都是党员,这是薛荣保最值得骄傲的。
通讯员 张雪松
记 者 刘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