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9日讯 农村三资管理,事关群众利益,谁来管理,怎么监管?昨天记者在邗江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暨农村集体财务和“三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会现场了解到,该区引入新技术,开发应用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应用系统,农村集体的资产、资金、资源管理信息对每一名村民公开。据悉,这是我市首个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全覆盖的区县。
操作简便
农村集体“三资”信息“e阳光”
“无论村民身在何处,只要打开手机、上网登录,就可以查询到本村的资产资源资金、各项财务收支明细、村情动态、三农政策和自家的补贴、保费上缴等信息,还可以留言与村干部进行沟通交流,内容丰富,操作简便。”现场技术人员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这套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区、镇、村三级联网,主要包括管理、监管和公开三大平台板块,以及基于上述平台应用的信息公开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应用系统。其中管理和监管平台依靠区电子政务内网运行,公开平台在外网运行,板块间信息互通、关联审核、实时预警,可以实现监管“在线型”、操作“傻瓜式”、监督“无盲区”、公开“联动化”。
“以前村民对于家庭应获补贴、村级财务、惠农政策等情况不是很清楚,现在通过手机APP,这些情况都可以及时掌握了。”一名村民现场操作体验后兴奋地说。
记者注意到,这款软件系统有个时髦的名字——“e阳光”手机APP。技术人员介绍,“e阳光”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定期自动推送给农户,方便群众随时了解村级财务和农村集体“三资”等信息,有效扩大了监督覆盖面,从源头上预防侵占、挪用和贪污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四大功能
统一账务处理,避免信息孤岛
据介绍,基于农村基层会计业务水平普遍不高,村级账务处理不规范、不统一的实际,梳理出《农村集体财务事项发生清单》,对会计科目的运用进行规范和统一。村级会计在利用该系统进行账务处理时,只需选择具体的财务事项,系统即可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大大降低基层会计人员的操作难度,同时实现全区基层账务处理的规范和统一。具体做法是,将农村集体财务和“三资”管理各项功能有机融合,形成统一整体,并建立起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债权债务管理和合同管理板块间的内部钩稽、信息互通、关联审核等关系,避免了信息孤岛,实现了对农村集体财务和“三资”多环节、系统化、全程化管理。
各村(居)通过高拍仪及时将会计原始凭证、租赁合同和资产资源图片等资料上传至管理平台。区、镇监管部门均可利用监督平台,通过综合查询功能,进行实时查账、查表以及数据的查询、汇总,对村级资产、资金、资源业务操作过程进行汇总分析、风险控制、经营规范、审核审批的监管。其他相关权限部门也可利用系统,实时对村级财务票据、承包合同和资产处置(购置)申报材料等进行在线审批和逐级监管,从而有效拓展了农村集体财务和“三资”监管途径,实现了监管环节由事后向事前、事中前移的目标。
传统的财务信息公开普遍采取手工制表张贴,将公示信息人工录入系统进行公开等方式,既增加了村级的工作量,更无法保证公示内容的真实、可靠,信息公开易流于形式。新系统的信息公示平台实现了自动抓取管理板块的真实信息进行公示,并通过“e阳光”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定期自动推送给农户,方便群众随时了解村级财务和农村集体“三资”等信息,从源头上预防侵占、挪用和贪污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公开监督
开创财务公开和农村干群互动新模式
据介绍,手机APP管理平台包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债权债务管理、合同管理、报表管理等板块。实现各村(居)高效统一的会计核算,自动生成各类财务报表、收益发配表和相关统计报表等,节约做账时间。通过分析相关账表,掌握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的管理情况,防止不当处置。
监管平台包括预警预报、上级查询板块,可以实时查看账务处理进度和财务公开进度,实现按时检查账务处理和公开完成情况。大额资金变动预警和费用支出预警对超出设定目标值范围的予以关注和处理。此外,降低村会计业务门槛,懂得基础会计知识就可以在系统中记账,做好账。区、镇级领导可以查看到实时的村财务数据,并能合并报表,生成镇级、区级财务报表。监管部门:可以实时监管村级财务、三资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实行监督,公众可以看到及时、准确的财务公开数据。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在全市开展以公开推送、公开交易、公开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三资“阳光行动”试点。据市农委农工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建立“e阳光”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利用互联网手段,定期推送农民关心的信息,开创财务公开和农村干群互动的新模式。 通讯员 徐欣 记者 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