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日南通讯 “谢谢你们,没想到一个电话,你们这么快就来了,比120救护车速度还快。”4月30日晚10点15分,家住南通市海门区四甲镇新复村7组张玉高老人的呼吸机指示灯终于被“唤醒”了,老人的呼吸平缓下来。
突然的停电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可能只是生活的不便,可是对于张玉高来说却意味着生命能否延续,张玉高老人因肺部毛病导致困难,一直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而呼吸机的电池只能维持两个小时,如果不能紧急送电,就有生命危险,这可把张玉高的老伴给急坏了,她赶紧给大女儿打电话,可大女儿一时半会儿也赶不回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她拨通了四甲供电所的抢修电话。
“人命关天,抓紧时间给呼吸机通上电!”接到电话后,考虑家中病危老人的吸氧需求,四甲供电所即刻部署,一方面派人先行赶往张玉高老人家中,同时迅速调拨应急照明发电机,并安排电力抢修人员对10千伏中保线展开巡视。
“我当时把自己当成了医生,觉得我能快一点,老人就能早点吸上氧,真的是跟时间赛跑。”抢修员朱晓勤回忆起当天紧张的情景,依然后怕地说道。“我们当天送完发电机后立马赶去10千伏中保线抢修,时间紧迫,分秒必争。”
据了解,当天海门区兴隆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正在加班赶制一批彩色玻璃管,因为10千伏中保线跳闸导致停电后,该公司负责人马素珍焦急万分,要知道,如果停电两个小时以上,这批玻璃管就要报废了。“还好供电公司及时抢修,帮助我们企业恢复供电,没有造成损失。”马素珍感激的说道。
截止次日上午8点,共出动抢修车辆234车次,人员764人次。据了解,这样的“生死时速”对于供电所的工作人员们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们一直立足本职工作岗位,用一流服务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做人民群众信赖的贴心人。(施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