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海门创新建立户组村镇区五位一体处置体系——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链闭环
2021-03-21 10:24:00  来源:南通网  
1
听新闻

海门区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继前不久获评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后,近日,该区再传好消息:江苏省2020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评估情况出炉,海门位列第一等次。

海门区根据省、市相关要求,对农村生活垃圾实施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处理。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有效落实,该区创新建立“户分类投放、组分拣保洁、村分类收运、镇集中转运、区协调处置”五位一体垃圾处置体系,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链条闭环。

源头做好分类投放

“我们在全区239个行政村都配备分类垃圾桶,村民以户为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投放完成,以组为单位,保洁员进行分类收集与桶保洁;随后,每个村再将保洁员收集过来的各类垃圾分类运送至镇分类处置点处置,确保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海门区城管局局长严雪松介绍。

五位一体垃圾处置体系中,户分类投放是重中之重。海门在全区239个行政村设立垃圾分类亭1432座,分类投放点14849个,分类垃圾桶69824只,确保村民分类投放设施齐,同时打出“培养村民养成源头分类习惯”的“组合拳”,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末端做好分类处置

推进垃圾分类,除了源头做好分类外,末端处理也要跟上。通过前几年的运行,海门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都形成了比较好的处置模式:可回收物送至镇废品回收站进行资源化处置;有害垃圾运送至镇有害垃圾暂时归集点,形成一定数量后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则由区镇每天统一运送至农村区域性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区城管局统筹安排转运站的转运量,确保日产日清。但是,对于易腐垃圾,工作推进比较艰难。

“去年初,我们以城区海盈花苑小区试点,引进易腐垃圾处置终端,实现了易腐垃圾就地闭环资源化处理,易腐垃圾处理初步‘破题’。”严雪松透露,围绕该思路,去年一年,海门陆续在各镇区推广,因地制宜建设有机易腐垃圾处置中心,易腐垃圾经过处理后,可变成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

中间做好分类收集及运输

“一头一尾”解决了,中间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环节也不能忽视。海门农村共有75万人口,该区按照1∶600标准配备保洁员2177人,确保分拣保洁与分类收运人员足;配备可回收物收集车73辆,有害垃圾收集车26辆,有机易腐垃圾收集车126辆,垃圾机械收集车161辆,其他垃圾三轮电动车483辆,确保集中转运车辆够。

海门还创新监管模式,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治理。着力构建“村头田头沟头为点,城乡道路为线,整治村为格,重点区域为片、示范村为网”的“全覆盖、无盲区”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监管模式,确保纵横到边、覆盖全域、责任到人、监管到位。

源头上做好准确分类及投放,中间做好分类收集及分类运输,末端做好分类处置,海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行政村占比100%,村民垃圾分类投放参与率70%,投放准确率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

垃圾分类工作事关百姓民生,更是关乎乡村振兴的大事。“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元年。我们将制定出台《2021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综合治理(高质量)考核细则》,进一步强化质量考核,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打造一批农村垃圾分类示范引导区,力争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海门模式,为海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严雪松表示。

记者 陈静 通讯员 俞新美 黄燕燕 石华东

标签:分类;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海门;垃圾
责编:张慰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