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让“放心鱼”游上百姓餐桌
2021-01-08 16:11:00  来源:南通网  
1
听新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位于外环西路的市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集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市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水产品检验所等诸多职能于一体,与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等部门联手,始终致力呵护百姓健康,让“放心鱼”游上市民餐桌。

1月7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披露,去年 6月至12月,南通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3号” 行动,全面排查水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养殖主体,有效防控水产品中违规使用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超标等行为,杜绝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整个行动,全市共计检查养殖企业(户)426家,出动监管执法人员468人次。除部分养殖户养殖记录不全,其余情况良好,水产品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违规行为整改率100%。水产品监督抽查样品数245批次,合格率100%。

行动负责人表示,行动全面排查水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养殖主体,严厉打击水产养殖中违法使用禁用药品及其他化合物、停用药物的行为,以及出塘时不遵守休药期规定造成兽药残留超标等行为,依照《兽药管理条例》规定,打击使用应当经审查批准而未经审查批准的所谓“非药品”“动保产品”中添加兽药和禁用药品及其他化合物的行为,高压严管将进入常态化。

追根溯源 给苗种上“身份证”

2013年6月20日,农业农村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结果显示,如皋市禾野养殖专业合作社送检的黑鱼样品中,孔雀石绿项不合格。南通市渔政监督支队和如皋市渔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就此对该场进行溯源检查查明:当事人于2012年10月14日至16日从浙江购进黑鱼苗种放进池塘后,其饲养管理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孔雀石绿泼洒治疗黑鱼病,致使孔雀石绿残留严重超标。

7年前的这起“江苏水产品质量安全第一案”,以存塘黑鱼无害化处理、合作社罚款结束,但影响深远。针对孔雀石绿随苗配供,当事人疑不知情的案情,按照农业农村部在江苏省开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省农业农村厅相关文件精神,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上级主管部门、南通市农业农村局把给苗种上“身份证”,纳入重要日程:建立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组织协议机制,健全检疫操作规程,有序开展产地检疫,符合条件的申报检疫,全部实施产地检疫,为渔业产业生物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全市各地通过手机、互联网、上门送资料等,宣传贯彻《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件》等法律法规,以及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有关要求,做到辖区内水产苗种生产企业全覆盖。增强苗种生产企业主动申报产地检疫、养殖单位外购苗种应索要检疫证明等法制意识,提高全社会对水产苗种检疫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全市坚持水产苗种生产单位主动申报等“四个必检”,坚持检疫项目等“五个到位”,全年累计开展执法检查2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293人次,检查苗种场15场次,未发生违法行为。强化渔业官方兽医队伍建设,培训水产养殖大户,通州区还组织执法大队、农牧渔业科、水产指导站,专程赴产地检疫全省先进高邮市,实地考察现场学习活动。今年,将全面推广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电子出证”。

遍贴“明白纸” 让安全入场入心

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唐建清研究员、省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吴光红教授介绍,乌鱼使用孔雀石绿浸泡两天后,在养殖大生长期50天可降解,但无色孔雀石绿降解比较困难。和畜牧动物不同,水产品交易的特殊性,催生了水产用兽药,也就是渔药在养殖、运输、储存环节的运用。

不可否认,兽药的出现,对推动各类养殖家畜增收“功不可没”。除了对抗动物出现的各类疾病外,兽药也有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等用途。在近年来针对“某样食物致癌”的科普辟谣中,绕不开的关键词是“剂量”。兽药亦是如此,使用合法剂量、严格遵循规则出产的各类家畜、水产品是安全、可放心食用的。我国也通过颁布《兽药管理条例》,用来约束、规范各类兽药的生产、流通及使用等方面。有些兽药虽然对治疗牲畜疾病有效,但残留药物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各种问题。

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黄强介绍,农业农村部于2019年首次发布了《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 2020年予以更新,我市迅速通过开展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把《兽药管理条例》《明白纸》等普法宣传材料送到养殖户、养殖企业,通过培训熟知《明白纸》,努力使《明白纸》入场、入脑、入心。同时编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条款的宣传资料4000余份,发放到养殖户手中。同时,邀请了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多名专家,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培训30余场次,水产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规模以上养殖户等近700人参加,专家们从法律法规政策、水产品生态养殖技术规范要求、案例评析等方面,讲授了水产品质量风险的防范。

市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全年持续进村入户、深入养殖场,进行现场咨询、现场讲解和现场检查,督促引导渔业从业人员牢固树立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按标准规范化生产,从源头确保了水产品质量安全。

密织“安全网” 实现长效管理

密织“安全网”,将水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组,由质量检测、渔业渔政、农业综合执法、技术指导站等各部门相关人员,组成专项整治行动组。同时,推行水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明确企业业主的主体责任,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状,将第一责任落到实处,做到全面铺开、全员参与、整体联动, 这是“放心鱼”持续游上市民餐桌的长效之策。

利剑三号专项行动以来,通过监督抽检、日常巡查和明察暗访等方式,全市共计出动执法人员近50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400余家。对“三项记录”不完整的单位责令立即整改,对相关制度未上墙的单位责令立即落实到位,对仓库药品、饲料堆放不规范的单位责令立即整改。做好“回头看”工作,整改率达到100%。但有少数渔民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保护意识不强,极少数养殖户对“三项记录”不够重视,全社会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节假日抽检的基础上,我市提高日常检查频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各项法律法规精神,突出养殖生产源头治理,重点抓好对水产品养殖企业的监督管理,加强苗种、鱼药、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监管。去年以来,对380多家养殖企业、养殖户进行了摸排调查,对我市1864家水产养殖企业、养殖户进行了登记,加大生产源头监管;同时,加强养殖生产过程检查,严厉打击水产养殖中违法使用禁用药品及其他化合物、停用药物的行为,以及出塘时不遵守休药期规定造成兽药残留超标等行为,对养殖企业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全面检查。

随着“三项记录”规范化、问题清单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打击危害水产品质量不法行为高压态势的持续保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水产品质量监督、群众自治自管的法制氛围进一步形成,南通市吃好鱼、吃“放心鱼”将彻底成为寻常事儿。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