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通 > 关注南通 > 正文

南通开发区警方创新服务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12-25 10:49:00

  中国江苏网12月25日南通讯(通讯员 席如明 任保健)27岁的小王是河南洛阳人,今年上半年来到开发区打工,每天下班后,小王都会乘坐公司接送班车,回到她在南通开发区的“家”——四海家园。

  小王和5个女同事住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套间里,室内有独立的洗漱间,空调、热水器、彩电、宽带一应俱全,楼内还有洗衣房、开水房等设施,除此而外,最让小王感到非常特别安全的是开发区警方民警在每个楼道都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陌生人进不了此单元,这让远在千里之外原本不放心的父母,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在外来人口集中住地的南通开发区四海家园,住在小区内的单位员工,再也不可能像平时那样随便进出各单元楼道了,他们必须通过该楼道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方可进入,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是居住在这个楼道的员工,就无法进入该楼道。这是南通开发区警方利用科技信息手段创新服务管理外来流动人口新模式的又一成果。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南通市最早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云集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企业,世界500强企业高达50多家,汇聚了两万余名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如何解决这么多外来人员的住宿问题又能保证社会长治久安,成为考验开发区警方服务管理的一道难题。

  为此,南通开发区警方在该区党工委、管委会大力支持下,依托现代信息化手段,强化流动人口基础管控,破解流动人口底数不清、动态难掌控和小区内部治安防范的难题。他们一是信息化采集,在各个单元楼道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入住的人员必须主动登记信息、申请授权之后,才能进入,通过把住“授权关”,倒逼主动申报登记,实现了入住立即登记、全部登记;二是数字化管理,社区民警通过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对所有人员基础信息及其属性的上图标注心中有数,分局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派出所综合勤务指挥室对警务室采集的动态信息开展专业性的深度研判,通过手机短信实时推送给社区民警开展落地核查;三是让便捷化服务,依托警务PAD、公安微警务平台、QQ远程联动系统开展警务室工作,现场对人员进行网上研判,依托公安微警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掌上服务,通过微信与辖区群众交流、提供咨询、发布防范宣传,依托QQ远程联动系统,在警务室帮他们连上网、搭上线,通过远程咨询、远程答复、远程调解,公信力和调解成功率得到显著提升。

  开发区警方的“三化”创新服务让住在四海家园的员工安心、放心、暖心,四海家园流动人口登记率高达99。98%,刑事发案逐年下降,今年以来,园区内仅发案4起,并且通过数据核查,当天全部破案,社区民警汪梅莲在全省治安管理工作会议上,以“科技信息手段创新服务管理外来流动人口新模式”交流发言。

标签:

责任编辑:戚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