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奋力打通白鹤滩入苏工程大通道——记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公司项目经理刘志伟
2021-10-27 16:2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涉及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线路工程最重要的3条500千伏线路迁改任务已经完成,而今,通道已经打通,全线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白鹤滩入苏工程的组塔和架线工作。每年四川水电将输送给江苏电量312亿千瓦时,可节约1400万吨煤。”10月23日,站在溧阳市竹箦镇白鹤滩入苏线路工程N7542号塔下,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公司刘志伟似乎还沉醉在他负责的迁改项目之中,而10月初结束的打通白鹤滩入苏工程大通道任务,对刘志伟来说就是一场艰苦的鏖战。

江苏境内的苏南电网纵横交错,要在这样密集的电网中选择一条通道,无论你如何优化,都要涉及许多线路的迁改。而涉及500千伏线路迁改的停电需要提前一年向国家电网调度报年度停电计划。

2021年1月23日,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线路工程正式开工,在开工前的2020年底,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已经有序进行,负责3条500千伏线路迁改任务的刘志伟,也在用双脚丈量着迁改的线路,并精算着停电所需的具体时间。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摸爬滚打了24年的刘志伟,从线路所拆6基塔的进度,到新立12基塔需要的时间,他都精算到小时。9月15日至10月5日,21天的停电迁改架线时间,表面看就是个推演的结果,而内在功力却是他二十多年对电力工程建设精益求精的结晶。

万事总有例外,事物的不可预知性也在考验着刘志伟。停电架线前的7月,新立的12基迁改塔正在紧张地进行基础浇注,可正在这个节骨眼上,由禄口机场引发的南京疫情蹦紧了刘志伟的心弦。施工人员大部分来自南京,除了对有些人员实施隔离以外,防护措施、防护用品迅速全部到位。作为迁改的项目经理,工作到此为止已属上乘之作了,但对于把工作精算到小时的刘志伟来说,也还只是“百步者半九十”而已。刘志伟与施工负责人迅速从安徽等地协调抽调施工人员,满足现场施工人员需求。一番的细致入微工作,确保了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施工进度没有受到影响。

参加过黄河、江阴跨越等20多项重点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并数次获得江苏省电力公司功臣个人的刘志伟,算是经历过风浪的“弄潮儿”了,但这次新立的12基迁改塔,有8基在鱼塘和蟹塘里,这对刘志伟来说还是“大姑娘坐轿”头一遭。

10月14日,当笔者和刘志伟来到一片鱼塘边时,被标注为TM1号塔就在白茫茫的水际处。“你瞧,塔位基础全部在河塘里,基础和组塔用材要运到位,只有一个办法——在鱼塘里搭设排架,然后在排架上铺设钢板。” 刘志伟叙述着他当时的想法,而在笔者的脚底下,已是用过的、还没有拆除的“水上浮桥”。浮桥是在2—3米水深中架设的。“全长大约230米,宽3米,排架上铺设了160块钢板。在塔基附近是用150块钢板铺设的1200平米施工平台……” 刘志伟有着惊人的记忆力,难怪他讲起2004年参与施工的500千伏盐杨Ⅱ回线路工程时,还如数家珍地说:“那个工程全长128公里, 铁塔308基……”

记忆力好应该是件好事,但对于现场负责人来说少了休息时间,多了反刍的时间。刘志伟每天晚上都会将他白天现场所见所闻像放电影一样在脑中捋几遍。这一捋,捋出的是工作当中的不足和问题;这一捋,捋出的是改进的步骤和方法。

在架设“水上浮桥”之前,就有几种办法摆在刘志伟面前,他不是匆忙拍板定案,而是到实地勘察。从水深到淤泥的深度,从车辆和运送物资的重量到单位面积的承重量,他都反复验算,最后得出采用直径5厘米、厚度3毫米的圆形钢管作排架,并在排架上铺设钢板的办法,保证“水上浮桥”既安全可靠,又俭省节约。

21天的停电迁改架线时间正是刘志伟盯现场、跑协调最繁忙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恰逢中秋、国庆两节,现场600多名员工、2个二级和22个三级风险点,让刘志伟寝食难安。“公司领导经常吃住在现场,我这个具体负责的当然要盯在现场了。”有着几十年电力工作经验的刘志伟明白他的担当和责任。“我的理解是,从总体说,业主的主要职责应该是管格局,譬如工程的整个计划、协调等等;监理是全过程管控;施工主要是全程操作。”项目总监孙孙铭泽接着说:“刘经理在施工企业当过技术员、项目总工、项目经理,对施工过程中关键节点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他到现场总是看得仔细、问得认真,想马虎他基本是不可能。”在一份风险预控清单中,笔者看到一组数据:组织安全周活动22次,安全日培训28次,发出检查问题通知单137份……在刘志伟脑海里“违章就是隐患、违章就是事故”,所以,在他负责的工程中,只要违章,无论大小一律通报曝光,并处以罚金。同时,对施工班组采取作业能力评估制,从“人员配置、工器具配置、站班会、班组指挥能力、班组作业水平、工作配合程度和安全文明施工”等7个纬度进行打分评估,分数低的通报批评,并予以警告。

而今,白鹤滩入苏工程的通道已被打通,6基塔已被拆除,新立的12基塔牵着银线挺立在鱼塘和旷野之中。打通通道只是刘志伟参与白鹤滩入苏线路工程的一段经历,而这段经历将注定镌刻在清洁能源入苏的丰碑里。

徐振军 王雨萌

标签:白鹤滩;线路工程;电力工程
责编:戚阜生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