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6日南京讯 从青年时期开始,朱兆良就把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作为自己的追求。在6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他秉持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宽度。在他的带领下,我国土壤氮素研究人员踩着自己的节拍,走向世界并获得国际同行的赞誉。
农村实践
1958年,朱兆良积极响应号召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所和土壤所的几位同事组成工作组到常熟白茆镇蹲点。他们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研究、同总结,同时也积极对农民丰产经验进行研究。
为探索农民深耕经验背后的科学道理,解决当时提倡的深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朱兆良与蹲点的同事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他们一边调研农民生产情况,一边布置试验田开展深耕(配合施肥)试验,以便探索其规律。这段时间他们做的最多就是清洗农作物的根,然后分析根的分布和扎根的深度。此外,还观察深耕后土壤物理及化学性状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研究深耕给土壤带来的影响。他们还开展水稻的水浆管理试验,用来探讨陈永康提出的晚稻栽培的“三黄三黑”技术。通过试验,朱兆良和同事把老百姓习惯性耕作方法对土壤性状和水稻生育影响进行了机理研究和科学解释,证明农民的烤田的方法能够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能为水稻的生殖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潜心专研
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工作一开始就处于氮的农学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两难抉择中。一个人口超过13亿的大国,对粮食需求量是可想而知的。进入21世纪后,我国化肥施用总量约占全球总施用量的1/3,可是氮肥的边际效益特别是高产地区边际效益越来越低,给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非常零散,不利于全盘把握,需要一个系统的、针对主要产粮区农田氮循环研究,探讨如何实现农学效益与环境效应相协调这一涉及众多学科的全球性的重大科学命题。在这种情况下,朱兆良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张福锁组织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遗传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我国农田土壤氮循环问题。目标是“进一步阐明我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转化和迁移规律、损失途径及生态、环境效应,基本明确作物高效利用氮肥的生理机制和遗传学基础,并提出调控作物氮肥高效利用的原理和方法”。
2007年5月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验收会现场(第一排左一张富锁,左二朱兆良)
朱兆良和团队工作人员,利用5年的时间以太湖流域稻-麦轮作体系和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灌溉策略、耕作方式和栽培因素的条件下,对农户常规施氮方式和分期动态优化施氮方式的氨挥发、硝化—反硝化、淋洗损失进行田间定点研究,找出不同因素组合(灌溉方式,耕作方式,施氮方式)条件下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评价其环境效应,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阻控措施,在最后的验收评审中被评为特优,以优异成绩交给国家一份满意的答卷。
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土壤植物营养专家,朱兆良深知肥料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伴随着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的同时,化肥施用量也在逐年增加,为缓解我国粮食安全压力,也为节约农业经营成本和保护环境,朱兆良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视角思考如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期望能获得经济效益、农学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朱兆良结合多年研究成果和课题组成员的田野调查,提出了“拓宽思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理念和“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技术路线。朱兆良认为“藏粮于土”与“藏粮于科技”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关键问题是保持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这实际需要三方面条件:一是需要有足够数量的可适合于种植粮食的农田面积;二是培养较高的农田土壤肥力,拥有较好的农田基本建设条件(主要是灌排条件);三是农民利用比较先进的农业科技将生产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后两者需要的就是科技的支持。
河南封丘安装调试试验设备 左一朱兆良
朱兆良一方面关心粮食安全,同时也关注施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朱兆良对氮肥带来的环境污染一直关注,最初通过试验,研究怎样才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进而减少氮对环境的污染,走的是微观技术路线。随着认识问题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后,他就开始从政策、法规方面来探讨如何防治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为了进一步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朱兆良提出“高效、优质、低耗、高产、无污染”的农业发展目标。
国际合作
1979年11月5日至9日,“东南亚季风区氮素循环学术会议”在泰国北部清迈市举行。朱兆良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江苏苏州地区水稻土中氮素的循环和肥料氮的去向”报告。该报告首次向国外研究土壤氮素的专家展示了中国土壤氮素研究的水平和实力,引起国外参会人员的重视。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比如1987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尿素肥料会和1990年在国际土壤学大会分组会议上,朱兆良的报告都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朱兆良在国际舞台的学术报告,既提升了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工作者的国际地位,又促进了与国外的合作。
在朱兆良和同事的努力及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下,第3次国际氮素大会于2004年10月12-16日在南京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近400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16日大会一致通过了“氮素管理的南京宣言”(“Nanjing Declaration on Nitrogen Management”)。大会通过的南京宣言正式文本当场交给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驻北京代表处的代表,并由其转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朱兆良说:“签订这个宣言,其原因是氮素的两面性,一是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氮肥功不可没,另一方面是不合理的使用氮肥会污染环境。我们签订的目的是为了选择或者是提出一个主张,要合理使用氮肥。”
2004年10月南京,第3次国际氮素大会上签署南京宣言 左一朱兆良
朱兆良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如何进行技术研发。朱兆良认为: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科研人员既要有严肃、严密和严格的学风,又要有敢想、敢干和敢闯的精神,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则是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关于技术研发,朱兆良还认为:我国科研工作者必须研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他一再强调:“研究工作要越深入越好,研发出的技术和方法要越简便易行越好”。
朱兆良简介:
朱兆良,祖籍浙江奉化,1932年8月出生于青岛。1953年山东大学化学系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至今,长期从事土壤氮素研究。1999年-2004年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1990-1994年任国际土壤学会水稻土工作组主席;1993年-1997年任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 “全球氮素循环和迁移”课题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2002-2004年,任国际氮素启动项目(INI)专家组成员。1993年,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并于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朱兆良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9部。2004年10月,朱兆良主持了在南京召开的第3次国际氮素大会,并签订了《南京宣言》。(慕亚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