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贾圩社区70年党龄耄耋老人夏学发挥余热无愧一生

中国江苏网7月10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夏妍 贾旭光)提起抗日英雄,人们不禁会想到杨靖宇、董存瑞……而有这样一群平凡的女人,她们不曾抗战杀敌冲在一线,却毅然地坚守在自己的后勤岗上,默默地付出,为抗战胜利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连云港市海州区路南街道贾圩社区的夏学老人就是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女人,她今年已经91岁了,有70年党龄的她一直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服务社区建设。

战火中无微不至照顾伤残者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1938年初,日军为了打通津浦铁路,连接华北与华中战场,扩大侵略,采取南北对进的方针,夹击徐州。夏学正值豆蔻年华,义无反顾地参与到徐州会战的后勤保障工作中。
“抬担架、照顾病人、磨面、做饭、送信这些活我都干过,从来也没抱怨过。”夏学老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颇有感触地说道。“那时候我们睡在地里,没有什么吃的,有时候眼睁睁地看着旁边的人饿死。”说话间,老人的眼中闪起了泪光。
“那时候没有纸,处理不能动弹的伤病员的粪便时,我都是用手捧的。”就这样,夏学尽心尽力地照顾病人,其中的辛酸苦楚只有她自己懂得。
为了给为前线送情报,夏学在镰刀上挖洞把信藏在里面。曾经有一次送信被抓,她遭受着被挖眼睛割鼻子的恐吓,内心却没有一丝恐惧,严守着根据地地址和粮食运输情况的秘密,硬气的没有透露出半个字。最终,在亲戚的帮助下化险为夷、成功脱身。
70年党龄始终不忘党员身份
在17岁时,夏学担任了灌云县妇联主任、青年团书记,工作上兢兢业业,表现良好。恰巧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经人介绍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想起刚加入共产党的情景,夏学老人说:“当时也不清楚共产党具体是什么,加入后也没敢跟邻居们透露自己的身份。”
时间过得飞快,夏学老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有70个年头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夏学一直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用行动来表明对党和人民的拥护。尽管战争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夏学老人不忘党员身份,艰苦奋斗,热心于社区事务,生活上也比较简朴。她说:“我从苦日子中过来,十分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平时看到很多人浪费粮食时,就会主动地告诉他们应该节俭。”
在社区发挥余热传递正能量
虽然战争过去了几十年,但那些往事对于夏学老人依然历历在目。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夏学也一如既往地奉献自己、帮助他人。她热心参与社区事业、投身群众工作,为服务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她对社区的事情很热心,无论大事小事都会主动地帮助别人。”贾圩社区党委书记曹秀娟如是说道。
“只要我还能动一天,社区需要我,我就会去帮忙的。”夏学老人一直坚定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时刻践行党的宗旨,在社区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现在老人91岁了,跟子女们生活在一起,偶尔社区组织老党员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她只要身体力行都会积极参与进来。附近街坊谈起她时无不交口称赞,她却说:“做这些事很开心,一名老党员能发挥余热,无愧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