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手机的使用为社交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圈层分化。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文秀和张菊兰教授在《传媒观察》2020年第4期发表论文,认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圈层分化是人际传播所建构的群体认同下的强链接作用,其既利于维系人际交往圈,也是过度媒介化的结果,是移动社交下所衍生出的显著产物。在移动社交时代,人际交往主体对固化的人际交往圈所具有的双重性具有明晰的认知,才可能由内而外地建构自我,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人际交往。
从传播学视角审视,圈层是基于人际传播而形成,围绕交往主体而展开,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上所属的一个群体、一种圈层。其有别于按社会结构或属性划分的社会阶层,有一定的边界,对另一个圈层的人具有限制作用。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尤其是移动社交时代,手机的使用为社交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圈层分化的双重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强关系链接凸显圈层分化效应的益处,而弱关系转化为强关系的可能性则有所弱化,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
“手机控”解构人际交往
媒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使用媒介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使之有效地服务于自身,方便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这种理想状态我们称之为适度媒介化。而超过这个临界度,无限制地使用媒介,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媒介使用正是过度媒介化。“机不离身”已成为人们使用手机的常态,“低头族”“屏幕人”“手机控”等社会化词语流行也正是过度媒介化的表现。这种对手机的依赖性虽然方便了人际沟通,然而对现实的人际传播、文化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具有解构效应,固化的人际交往圈不利于真正意义上的人际关系网的构建。
过度的媒介依赖和信任问题对现实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具有不利影响,直接导致人际交往的圈层分化。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强关系的建立是基于现实环境中面对面的交往而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是在点滴的相处中构筑,手机的交往也只是对现实交往的辅助。倘若手机带给公众交际便利的同时对现实中人际交往却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手机主宰现实,人人活在手机中,面对面交往反而没话说,这种本末倒置的局面对人际交往和社会的发展可谓是巨大的隐患。
阻碍情感、精神传递
移动社交中强链接作用下的圈层分化无疑会排斥弱关系的介入,又或是弱关系转化为强关系的门槛显著提高,现实交往体验感下降,不利于人际关系网的延展、个人的成长突破和社会发展。固化的人际交往圈就好比现代社会的“贴标签”效果,一旦被贴上标签,就很难再撕下标签。同样,圈层分化越明显,固化的人际交往圈越难以突破,个人束缚于现有认知、新的思维方式不被融入、个人思维体系的僵化种种弊端逐一显现,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与和谐。像指代政府公信力难题的“塔西佗陷阱”,不同社区文化的区隔表现等都对固化的思维观念作用具有鲜活的参照。再则,人际交往的过度媒介化对现实的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阻碍作用,影响了面对面交往的次数和现实交往的获得感,进而不利于口头传播的发展、文化的延续与兴盛。具体来说:
其一,过度依赖手机的便捷性导致现实交往中面对面次数的减少,或是出现“见面无话,手机上话痨”的尴尬局面,不利于信任关系的建立和关系的深入发展,进而影响人际交往圈的扩大,缩小发现知心朋友的概率,还会导致人情冷漠的社会环境出现。再若以此恶性循环,将会持续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从文化传播角度而言,移动社交时代,便捷的移动工具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的输出通道,影响受众视听,扩大了文化传播空间,有利于文化的持续发展。但仔细想来,其对文化传承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口头传播不仅是言语上的互动,更重要是传播者情感和精神的传递。在传播中非语言传播更是不可小觑,其所具有的通识性和感染力能快速使人产生共鸣,引发情感共振,从而实现有效传播,还可能达到“二次传播”或“多次传播”的功效,以此推动文化传承。这种建立在现实环境中的人际互动,彼此信任度的互换,思想和精神上的互通是现代移动社交工具所不能够表达的,这也正是口语传播的可贵之处。
思想延续、文化传承在人际交往中进行,而当人际交往的过度媒介化影响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和口语传播,那么移动社交工具的使用对个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价值问题则值得我们思虑。科技进步的同时,其对人际交往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克服的问题更需我们持续探讨,并给予重视。
走出“固步自封”状态
当今,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尤其是移动社交的迅速普及,更需重视媒介意识的建构和媒介社会交往能力的培育。
首先,媒介服务于现实。在注重移动社交的当下,不可忽视现实交往的重要性。在人际交往圈的构建中,一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先实后虚”。在现实交往中很多人凭借心理或感官上的认可度对某人加以定性,俗成“眼缘”,判定其是否可作为继续交往的对象,然后再加微信、QQ或微博等社交工具,以此能够长期保持联系,扩大人际交往圈。第二种是“先虚后实”。在网络中经熟人介绍先通过社交工具添加其为好友,经过聊天,双方认可后,再在现实中见面,并取得联系,建立朋友之谊。第三种是“网网对接”。人际交往主体基于网络建立虚拟朋友关系,无现实见面和接触,通过持续网聊,双方建立关系。确切地说,人际交往方式仅有两种。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际交往主体传播信息真假难辨,网络信息安全不稳定,盗号、诈骗案件频发,无现实见面、交往的人,朋友关系的确立和发展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不被列为人际交往圈中。综合看来,在网络化社交时代,网络化社交工具始终服务于现实的人际交往。在移动社交中应合理利用社交工具,不过度依赖媒介,注重现实社交的意义和价值,以此推进弱关系到强关系的转化,进而扩大人际交往圈。
其次,媒介交往中应注意强弱关系的维系和转化。媒介交往能力的发挥应以人际交往中的“六度空间理论”为参照。六度分隔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这一观点在网络化社交的当下更能得以印证。在移动社交普及的当下,人际交往主体无关乎国家、种族、血缘等限制因素,可以迅速实现关系链接,便利于弱关系到强关系的转化。同时媒介的超时空性对强关系的维系更具有显著功效。强关系的建立不是速成,而是基于“日久见人心”式的长期交往和维系。因而,人际交往主体应根据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缘由,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关系的维系和拓展,不固步自封,充分发挥媒介在人际交往中的枢纽作用,以利于自身的长期发展。
最后,打造人际交往中的长尾效应。长尾理论起初运用于经济学领域,由克里斯安德森提出,他认为:“如果把足够多的非热门产品组合到一起,实际上就可以形成一个堪与热门市场相匹敌的大市场。”在长尾曲线中,细长的“尾部”之和可以与“头部”相媲美。在传播领域,长尾理论的精髓同样适用于人际交往圈中强弱关系的效果博弈。在网络化社交时代,以人为中心搭建的人际交往圈,相较于基于信任基础建立的强关系链接,弱关系在对人心理、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影响力往往被人所忽视。然而,多个弱关系的组合,实际上其影响力并不亚于强关系的作用。在人际交往中,很多时候正是通过弱关系在发挥作用,影响个人生活的轨迹。像在个人生活中一个陌生人对你的帮助、一声谢谢、一个微笑等由弱关系的个人所传递的能量,某些时候更是弥足珍贵,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因而,在人际交往中个人不仅需要重视弱关系的建立,拓展人际交往圈,还要注意有意识地传递这种弱关系建立的可能性,提高弱关系搭建的成功率,提升人际交往质量。
(载《传媒观察》2020年04月号,原文约9000字,标题为:圈层分化:移动社交下的过度媒介化。此为节选,图表和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
【作者简介】陈文秀,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硕士
张菊兰,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