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要论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基本方略,增进民生福祉是最为基本的建设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战略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所构建的现代化强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举措。

  一、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障全民共享健康

  健康是最基本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将人民的权益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9岁提高到2016年的76.5岁,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当然,这些进步离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2014年中国的健康现代化指数只有41,在世界131个国家排名59位。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完成过程中,需要进一步重视人民健康保障工作。“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定要“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健康优先就是要求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人民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发展健康服务。将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要求各项政策出台,都必须首先考虑这一政策是否会对人民健康产生影响。

  建设健康中国,要让所有人共享健康成果,享受健康生活。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明确了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而且强调,“重视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妇幼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关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二、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加强疾病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状态”。随着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为人民的精神健康提供全面、方便、可及的服务成为健康服务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医疗资源日益丰富、人们对情感交流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健康保障“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的“大健康、大卫生”理念,要求将尚未患病的老人、儿童、亚健康人群等疾病易感人群也包含进服务范畴中来,加强了对疾病预防的重视程度并以健康内涵扩展后的标准来调整卫生与健康服务的对象范围。

  从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为中心,关键是加强对疾病预防的重视。“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要“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三、健康质量取决于健康服务质量,要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保障机制

  阳光、空气、水、住宅、饮食、工作时间等,都是能够影响人的健康的因素。不同因素交织在一起会共同对健康水平造成影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要“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要充分认识到健康不只是医疗卫生部门的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全面地、系统地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他特别强调,环境卫生、全民健身运动、食品药品安全、养老等工作都是关系人民健康的事业,要从“生活健康”“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支撑与保障”“组织实施”等健康工作整体框架起步,从人民的生活习惯入手,改进人民最关心的服务质量,提供健康安全保障,为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健康建立起丰富的工作体系。从全局的角度统筹开展各部门的工作,为健康中国战略打下良好的基础。

  健康服务需要政府和市场优势互补、相互配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要有所为,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要有活力”。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强调公平,在非基本医疗服务中要重视健康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建设高效的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服务。

  四、医疗卫生是保障健康工作的核心与主体,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到整体国民健康的水平与质量能否改善,为此必须首先加快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了具体的基本制度,即“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这五项制度是规范我国医疗体制现状、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核心。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三项制度一个体系建设,即“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其次,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医疗服务,归根到底是人对人的服务,医护人员是具体落实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认可医务人员为人民的健康福祉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要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让医务工作者无后顾之忧。同时“希望广大医务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继往开来,再接再厉,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为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新篇章,努力开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导向,以保障全体人民健康权益为中心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规划、全方位全周期保障机制的构建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方法,指导构建起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方向、基本原则、任务体系,为健康中国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战略,领会其深刻内涵,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践。

  (作者为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导,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系列笔谈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系统性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而展形象,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任之一。具体而言,是指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在世界传播格局中的地位和话语权近年来已有很大改观,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形象,是指采用特定的传播手段,向世界展示中国自身的形象。中国各级政府、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及相应传播机构甚至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世界各国的受众则是传播对象,他们长期受到西方一些新闻媒体带有偏见的新闻报道的影响,在中国崛起以后,迫切需要了解现实的中国形象。在这里,有三个关键词:真实、立体、全面。

  第一个关键词:真实。展现中国形象须建立在提供真实而权威的信息的基础之上。新闻乃至整个宣传,都应基于真实的事实和真实地展现事实,并因此而体现出相当的权威性。展示真实的形象和真实地展示形象,形象才具有可信性。真实的形象,是展示的依据和对象,涉及内容的真实;真实地展示,是指在展示真实的形象时不走样,据实展示和如实展示,两者缺一不可。两者齐备,才称得上坚持了新闻和宣传的真实性。坚持真实性的报道者和宣传者,才具有公信力。在新闻和宣传中,只要出现一点儿虚假,就会自毁形象、前功尽弃。马克思认为,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这一基本原理,在对外传播中也是完全适用的。

  第二个关键词:立体。所展现的须是立体的中国形象。中国形象具有多个侧面,是富于立体感和血肉丰满的。中国形象,既刚正不阿,又富于人文情怀;既专注于自身发展,又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旨在共赢;既讲原则和负责任,又在讲原则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立体的形象,方始可能站起来、活起来。非立体的形象往往是平面的,是单薄和呆板的形象。立体地展示中国形象,才能获得受众的认可。

  第三个关键词:全面。展现全面的中国形象,才能让外国受众足够信服。这就需要在新闻和宣传中全面提供信息、辩证讲述道理,以供外国受众基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做出准确判断。在提供信息时,既展现现实的情况,又展现历史的情况,在现实和历史的联系中进行形象展现;既展现战胜困难后获得的成功和成就,又展现其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在讲述道理时,讲辩证法、防片面性,而不是只说“一面理”、敲“一面鼓”。国际上时不时会有新闻媒体就中国形象进行负面报道和负面宣传,有时甚至构成形象毁损。面对外媒提及的负面客观事实,比较有效的办法并不是坚称某些明明存在的问题不存在,或将存在的问题说成不是问题,而应是实事求是地直面客观事实,同时用真实报告事实的方法,纠正某些外媒对中国的不实报道,改变外国某些受众存在的刻板印象。要改变刻板印象,就要巧妙地展形象。全面地展形象,才能让国内受众喜闻乐见、外国受众心悦诚服。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伟人的光芒 思想的力量

  对话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围绕“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思想旨趣与时代价值”这一主题,本报记者邀请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梅景辉教授进行访谈。

  记者:马克思主义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力求为人类解放提供理论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梅景辉: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层面来说,对于“思想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追求始终伴随着马克思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马克思出生并成长于一个需要思想解放的时代。19世纪上半叶,欧洲既处于政治变革的漩涡,也成为思想变革的中心。封建地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相互交织,必须通过一场新的革命实现政治秩序的重组,在此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在追求自身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升,而封建势力依然顽固地保守自身的既得利益。与此同时,宗教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以及新兴的唯物主义思潮之间也产生思想上的博弈,都在思想的领域中争夺属于自身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与话语权。

  记者:放在整个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谱系中,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发展历程中,是如何逐步体现出“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内涵实质的?

  梅景辉:从思想的历程看,马克思自身思想的发展就是一本厚重的“思想解放”的发展史。最初他受到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具有一定形而上学的倾向。后来,他认识到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本质,从而让辩证法站立在唯物主义的地基之上。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清算了黑格尔法哲学的根本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初步用系统化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过对于费尔巴哈的批判,马克思自身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并且形成自己独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在1845-1846年写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前提与现实前提,从现实个人的生产和生活来论证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发展,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的根本旨趣,也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正式诞生。1848年公开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当《共产党宣言》传播开来时,它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思想解放的集中体现,也是打开全世界无产阶级思想解放和人类社会解放的大厦的珍贵钥匙。

  记者: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是什么?

  梅景辉:马克思对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精深研究,其宗旨都是为了通过思想解放和实践的变革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解放和发展。因此,无论是《资本论》对剩余价值的深刻揭示,还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形态及“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反复思索,都体现了马克思自身思想解放的超越性维度,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的根本原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思想解放是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各个时期焕发新的生命的基本条件。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的价值维度进一步得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都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思想解放的路途上撷取新的思想成果和实践成果;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更是从实践目标维度和思想引领维度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创新,也昭示着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理论,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提供持续性的思想支撑与实践指导。 本报记者 陈立民

  学习漫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文明程度高,应该是这样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状态,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融入到社会发展各方面,诚信友善素质高、社会道德风尚好、文化软实力强、公平正义有保障,人人尊法守法,社会和谐稳定。它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各种状态以及人的精神面貌,包括人的道德文化素养的深厚、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对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就我国社会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国以来和平建设时期,社会动员都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效果十分明显。社会动员的核心是思想动员、观念动员,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影响改变社会成员的态度、价值追求、社会心态以及期望,强化教育引导,形成一定的思想共识,组织和发动社会成员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以达到一定社会目标的活动。当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仍然离不开广泛有效的社会动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治理的重心向基层下移,公民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多样化。我们应积极研究、大胆探索社会动员的新路径、新方法,采取新举措,充分发挥社会动员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中的作用。

  第一、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引领作用。要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设置专项资金,制定中长期规划,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即时监测,使社会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美德培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建设全过程,将核心价值观传播覆盖到所有人群,把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利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建设,引导网上舆论形成合力,关注社会公益慈善,更好地凝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第三、进一步强化公众主人翁意识。要加强公众的主人翁意识、社会文明意识、公益精神的培育,使文明理念真正转化为各行各业共同的行为方式,要充分听取他们对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期待,来实现他们对社会文明提升的参与。要充分发挥民间意见人士、志愿者、公众人物等在社会文明建设中的表率和示范作用,激励全社会广泛参与社会文明提升。

  第四、扩大城乡居民参与社会动员的覆盖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一是要把各高等院校作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把社会文明建设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使高校师生成为社会文明言行践履的榜样。二是要把社区作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城市社区对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的宣传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把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列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把社区建设成为人们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农村社区建立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协会、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游说会等群众性村民自治组织,利用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加强对农村社会文明建设的引导和管理,废弃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把社会文明建设覆盖到广大农村。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特中心研究人员)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省委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顺时应势,顺应民心。当前,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宿迁发展最核心、最紧要的任务,如果思想不进一步解放、不再更大步伐地解放,就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我们要认真落实省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部署安排,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升华认识中提高站位,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涤荡与这一重要思想不相适应的地方,拿出更多顺应时代要求、契合宿迁实际的硬招实招,确保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在推动加快发展上解放思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宿迁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农业占比高,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千亿级产业的设区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必须在加快发展上深入解放思想,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项目为王、招商为要,千方百计扩大增量、做优存量、突破总量。大力实施千亿级产业培育工程,分类制定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和长远发展规划图,集成政策、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努力实现千亿级产业零的突破。实施“1+X”招商模式,组建市重大招商项目办公室,全面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坚持把专题听取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列为常委会会议规定动作,每季度开展一次项目现场观摩推进和调度会,加快项目落地见效。

  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在推动改革开放上解放思想,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大突破。我们要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要求,重整行装再出发,加强改革谋划设计,推进改革落实落地,全力抓好放管服、农业农村、社会事业等领域改革,推动改革不断深化、扩面,形成重点突破、全面开花的改革格局。强化机遇意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交汇点、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战略,用足用好江淮生态经济区等政策机遇,全方位接轨上海、苏州等发达地区,深化苏宿交流,创新合作模式。

  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在推动城乡建设上解放思想,不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对标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深化多规融合,推动中心城市内涵发展、县城精明发展、乡镇特色发展。坚持以产业为先导,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首位度。坚持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深入推动农贸市场建设和公厕新建改造,全面实施文明城市长效建设十大专项行动。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同步开展村庄布局优化研究,科学引领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和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徐宿淮盐铁路、宿沭连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打通对外通道。

  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在推动生态建设上解放思想,不断厚植放大生态优势。对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宿迁生态更多是底色好,而不是治理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大力破除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的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八大攻坚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坚决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战役。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切实保障土壤环境质量安全。持续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大力推行生态补偿制度。

  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在推动民生改善上解放思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我们要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解放思想,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守底线民生,保障基本民生,提升质量民生,把民生难点变成撬动社会进步的支点。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宿迁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最新部署,研究制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创新扶贫方式,建立低收入农户、薄弱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机制,全力做好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创业扶贫。强化扶贫工作高位推进,每月召开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市委常委会每季度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每半年听取县(区)党政主要领导扶贫述职。建立“4321”新型精准扶贫责任落实机制,开展四比四看竞赛活动,建立健全五位一体支出型贫困制度保障体系,确保脱贫奔小康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在提振干部精气神上解放思想,不断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良好的精气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针对个别干部身上存在缺乏干劲激情、不愿担当作为等现象,我们将坚持从正反两个方向、内外两个动因入手,大力弘扬认真、顶真、当真的三真精神,不断引导各级干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持续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精准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贯彻“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委“三项机制”,注重以案析理、以案引路,让鼓励探索创新、激励干事创业的导向更加鲜明,让宿迁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更加饱满。

  (作者为宿迁市委书记)

  学习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笔谈

  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其中“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把“兴文化”的使命任务融入到文化强国的大格局中,强化使命担当。“兴文化”,就是要求我们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大格局中,增强“四个自信”,强化使命担当。一是以文化自信引领使命。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文化,而且展现了非凡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此,要活化理论宣传,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文艺精品、网络文化作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细化时事政策宣传,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凝聚人心。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结合融入的方式培育时代新人。优化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走出去向走进去转变,展示中国形象。二是以把牢导向强化使命。文化发展无小事。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个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底线,自觉抵制娱乐化、虚无主义,引导文化工作者讴歌新时代,体现新作为,书写新答卷。三是以改革创新彰显使命。只有守正,创新才有方向;唯有创新,守正才能持之以恒。改革创新是文艺繁荣、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面对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我们只能用改革创新的大笔去书写。要打破制约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运用改革的举措、社会的力量,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繁荣壮大社会主义文化。

  把“兴文化”的使命任务贯穿到美好生活的大追求中,聚焦人民幸福。一是文化育民。发挥文以载道功能,引导文艺工作者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鼓励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一批体现时代价值、引领社会风尚、人民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二是文化惠民。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文化活动参与、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内容适用、服务项目标准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通过互联网+文化的科技文化创新,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文艺作品,释放文化发展红利,更加注重多样化、特色化的文化产品的供给,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三是文化富民。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转化活化,融入百姓生活,开发新的文化产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使文化既能记得住乡愁,又能创收致富,融入到现代化产业体系之中,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有力支撑。四是文化靠民。文化发展要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实践证明,人民的智慧和基层的首创精神是文化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交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答卷,需要问计于民,依靠人民。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聚焦人民,让人民成为文艺精品的主角、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

  把“兴文化”的使命任务落实到改革创新的大举措中,激发发展活力。正本清源必守正,破解难题需改革,推动发展靠创新。一是处理好需求与供给的关系。要体现以民为本,强化问题导向,解决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的难题,以人民的所想所盼为出发点,把文化发展的痛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在公共文化服务、文艺精品生产、文化产业发展上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供给。二是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放眼实现中国梦,补短板强弱项,多做雪中送炭的基础工作,不做面子工程,使文化投入更精准有效,更符合人民群众的期盼。三是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在强化监管保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基础上,着力理顺文化发展关系,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要求落到实处,特别要重视社会参与的作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既是先进地区发展的经验,也是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依靠,要防止政府大包大揽,把社会力量排斥在文化建设之外。用政府主导的杠杆撬动社会参与,让各种建设的力量都汇聚到文化建设之中,从而实现守正创新“兴文化”的使命任务。

  (作者为扬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沛县有近50年的煤矿开采史,是全省主要煤炭产区,采煤沉陷区面积262.5平方公里,涉及7个镇(街道)30多万人,是沛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

  针对痛点,多措并举帮搬迁。采煤沉陷区地陷房损,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我们把搬迁安置作为百姓“去痛”的突破口,在现行补偿标准较低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勇于担当,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坚持向镇区搬迁一批、县城吸纳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全县搬迁自然村62个、8.8万人。对沉陷集中的地区以杨屯镇为示范带动,打造整镇搬迁模式,41个压煤村已搬迁22个、4.56万人,初步建成5平方公里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小城镇,获批省新一轮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突破难点,发展产业促民富。矿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过上富裕的日子。首先,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壮大新型工业。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沛北经济开发区和八个镇级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光伏光电、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每年创造近2万个就业岗位。其次,重大项目带动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科创园和金融中心、大数据中心、总部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建设,提升拓展群众创业就业的空间。再次,深化农村改革做强现代农业。抓好三大国家级改革试点,全县家庭农场发展到1889家,吸引近20亿元社会资本投向农业生产,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打通堵点,修复生态优环境。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统揽,开展一河两湖全域生态治理。投资25.3亿元实施33公里的黄河故道-大沙河综合开发,实现了路通、水清、岸绿、业兴、景美。投资5亿元实施10平方公里的安国湖湿地生态修复,打造出可与潘安湖媲美的湿地景观。投资15亿元建设微山湖千岛湿地,湖西水源地被评为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以建设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为契机,深入推进垃圾革命、污水处理、农村改厕、河道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省委书记娄勤俭来沛县调研时提出,把沛县作为全省“移民搬迁脱贫”的试点,给沛县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给沛县百姓带来了深厚福祉。我们第一时间学习贯彻省委书记娄勤俭指示精神,第一时间向上对接沟通,第一时间启动工作,第一时间谋划布局。

  深化认识、明确目标,全面贯彻省委书记娄勤俭指示精神。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提高站位、提升定位,把移民搬迁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按照融入城镇、搬迁撤并、集聚提升、特色保护的思路,统筹规划布局,实现人口向镇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重点实施总投资55.23亿元的47个压煤村庄搬迁,到2020年完成100个左右自然村搬迁,探索形成移民搬迁带动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抢抓机遇、系统思维,全域谋划乡村总体布局。启动编制采煤沉陷区综合整治和移民搬迁安置两个规划,初步拿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地域范围示意图、土地沉陷状况分布图、搬迁村庄分布图、移民搬迁安置图、镇村建设分布图5张布局图。将全县村庄按照避险安置、搬迁撤并、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5个类型分类推进,对压煤村庄实行避险搬迁,对庄体散乱、房屋闲置较多的村庄实行搬迁撤并,对规模较大、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村庄进行改造提升,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城郊村庄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融入城市发展,对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统筹保护、利用、发展。结合搬迁改造,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彻底改善农村环境,打造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

  集中力量、精准推进,全力开展先行先试工作。建立工作推进体系,成立指挥部,下设一办四组,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完善土地保障体系,加快土地复垦,尽快形成占补平衡指标,争取空间流量指标。拓宽资金运作体系,整合使用土地增值收益、县镇财政投入和煤炭企业补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共同参与。优化项目储备体系,争取有一批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项目盘子。启动先行先试,以杨屯镇、安国镇6个自然村5500人搬迁为试点,引进国内一流设计团队编制方案,注重体现汉文化的特点,近期启动50万平方米居住区建设,以点带面推动移民搬迁工作扎实有力开展。

  (作者为沛县县委书记)

  三做谈

  党组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在前不久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而党组是我们党组织体系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实现党的全面领导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组建设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要学懂弄通党组的基本含义。加强党组建设,就要通过研究《党章》和《党组工作条例》,准确把握“党组是什么”:党组是由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党组是设立在基层单位的,但不是所有基层单位;党的机关不设立党组;党组在本单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的日常管理归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党组不是党组织,也不是“党组织”的简称,更像是“党的领导小组”“党的工作组”的简称。

  其次,要突出抓好党组这个党的领导机关建设。党组属于党的领导机关,党组建设属于党的领导机关建设。这就要求,其一,在认识上,更加重视党组这个党的领导机关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是基础,领导机关建设是关键。党组在基层单位是领导核心,发挥着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讨论和决定本单位人、事、物等重大事项,真正体现党对本单位的全面领导。从党组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来看,党组建设应该而且必须比基层党组织建设更为重要。所以,省、市、县(市、区)地方委员会在抓基层单位党的建设时,不要只关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不能以基层党建代替党组建设,而要首先关注党组这个领导机关的建设,始终把党组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重要层面来抓好抓实。

  其三,在内容上,要以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重点。各级党组要充分认识到该准则在党内法规中仅次于《党章》的突出地位,充分认识到准则是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文件,不断提高贯彻落实准则的政治敏锐性。要牢固树立贯彻落实准则的主体意识,坚决克服不以为然、与己无关的错误思想。要认真学习和全面掌握准则的具体内容,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具体内容直接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组自身建设的具体内容,一条条对照,一件件落实,科学谋划和有序推进党组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各党组成员还要切记准则对领导干部提出的50多处重点要求,自觉按照党提出的高标准内容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保证和促进党组整个班子建设任务的全面落实。

  其四,在方法上,按照《党组工作条例》规范日常工作。各级党组可以根据该条例,归纳整理并执行以下7项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组建设的时间、人员、程序和效果真正落到实处,使党对党组建设所设置的规定动作更加经常、严谨和到位。一是请示报告制度。每年至少1次向批准其设立的党组织报告全面工作,遇有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报告,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重要指示和决定的情况应当进行专题报告。二是述职考核制度。批准设立党组的党组织每年听取1次党组书记履职情况报告,并对党组及其成员进行履职考核。三是学习制度。每年应当集中一定时间学习,每季度不少于1次。四是会议制度。凡属重大问题,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决定,不允许用其他形式取代党组会议。五是民主生活会制度。党组每年至少召开1次民主生活会,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方向。六是联系群众制度。党组成员要经常调查研究,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同干部群众谈心,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为群众排忧解难。七是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党组成员除了参加本党组各项组织生活以外,还须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

  此外,要严格控制国家工作部门党委的设立。从实际工作中的反映来看,大家一致认为现有条文都没有说清楚如何设立国家工作部门党委,导致随意设立国家工作部门党委的现象出现,设区市和县(市、区)层面更为普遍,最多的超过30个。尽管原因很多,但把国家工作部门党委误解为一般部门党委而随意设置,违背了《党章》和《党组工作条例》,应该进行严肃整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国家工作部门党委的设立使党组建设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需要进一步进行科学的论证和精准的界定。

  (作者为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统战部长)

  发达国家二战后农村建设都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二是农村环境治理阶段,三是乡村景观美化阶段。苏北地区现阶段农村住房布局比较分散,危旧房比例较多,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总体来看处于基本生活设施建设阶段的后期和农村环境治理阶段的初期,已成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短板,如不及时重视解决,有可能成为全国农村住房条件最差的地方。

  加快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推进农民群众按城镇化规律集中居住,既是我省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在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上走在全国前列的必然要求;又是积极回应农民群众殷切期盼,早日过上与时代同步的城镇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途径;也是顺应“四化同步”规律,提升苏北整体城乡建设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改善苏北地区农民住房条件,需要处理好以下“五大关系”:

  在建设时序上,要处理好统筹谋划和突出重点的关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改善苏北地区农民住房条件问题,出台了相关工作意见,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注重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在规划期内保质保量实现改善任务目标,使其真正成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可能,把贫困户、危旧房、“空关房”以及靠近生态红线的农房作为优先推进对象,先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利益需求;二是选择有条件、有代表性的地区,精准施策,探索积极有效的改善路径,通过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的实质性改善,树立典型示范样板,提升农民的自觉改善意愿,有序引导集中居住。

  在建设要求上,要处理好规划引领和彰显特色的关系。在充分了解苏北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群众真实需求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引领,确定科学合理的人均基准面积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建设标准,真正制定出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体现苏北特色的建设规划,切忌简单套用城市住房的建设标准和发展模式,不以“城市思维”搞农村运动式建设,做到既保障基本居住又兼顾改善需要,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又不能搞一刀切,要准确把握现阶段农村住房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苏北各地乡村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文化底蕴等,挖掘本乡本土的历史、地理、文化特色,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最大限度保留古树、水塘、碑石、祠堂等历史文化印记及乡情美景,借鉴传统乡村营造智慧,塑造乡村特色风貌,使之“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精心打造具有苏北地域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

  在建设主体上,要处理好党政推动和农民自愿的关系。浙江、陕西等地的经验表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是做好农村住房改善工作的关键所在。要把切实改善苏北地区农民住房条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建立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但又不能大包大揽,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在土地使用和农房建设上的主体地位,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和典型带动,激发他们自愿改善居住条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公开透明,发挥村民组织作用,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住房改善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做到“先申请后实施、先建设后拆除”,“一把尺子量到底”,切实和农民利益相结合,真正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在资金来源上,要处理好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改善苏北地区农民住房条件,关键要解决好“钱从哪儿来”的问题。政府是住房改善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要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财政资金支持,以县级为主加强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形成合力。围绕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做好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等文章补充建设资金。通过融资平台、专项债券、项目收益债券等方式加大金融创新支持力度,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保障收支平衡,不增加政府债务。借鉴兴化市东罗村经验,探索建立“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等引导激励机制,鼓励工商资本参与苏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建设运营。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垃圾收运处理、污水处理、河道管护等公共服务。

  在长效机制上,要处理好物质空间环境塑造和文明生活方式引导的关系。推动农民集中居住,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加强水电路气网、学校医院、菜场超市、休闲广场、垃圾处理、雨污分流等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这只是我省完成了乡村振兴战略在物质空间环境营造阶段的初步任务,更加具有长效作用和示范意义的是如何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让农村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农民真正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新型职业。一是要谋划好产业发展,以集中居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富有区域特色的乡村产业,推动产业形态与居住形态同步转变,提升农业农村农民的自我“造血”功能。二是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总结推广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经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三是完善农村新型社区养老、教育、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不仅在住房形式上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加在内容上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苏北是江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地区,是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苏北各地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采取优先进城、鼓励进镇、积极集中的措施,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的住房环境,稳步推进苏北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合理选址、优化规模。相对集中居住的首要问题是合理选址。根据农村自然环境、地缘文化、行政区划、通勤半径、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等特点,结合村庄现状、农民建房现状和潜在需求、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现状等因素进行选址,主要存在四种类型:中心村相对集中居住,有利于耕地成片连片开发、土地整理和农业现代化生产,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方便耕种出行和满足农业生产要求;城镇周边农村相对集中居住,有利于延续城镇空间的整体布局和城镇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利用;产业园区周边农村相对集中居住,结合产业支撑,解决农民集中居住后的就业问题,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传统村落相对集中居住,充分利用现有特色传统村落,以乡村旅游产业为纽带,弱化“三农”问题,带动周边农村进行相对集中居住和共同致富。

  合理规模的相对集中居住既能满足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要求,又能符合乡村田园空间肌理特色,体现乡村人居环境景观。农村相对集中居住的规模选择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城镇周边相对集中居住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50-60平方米,以多层住宅为主,建议人口规模在5000人以下;村庄相对集中居住区,结合耕作和服务设施半径,建议人口规模在2000-3000 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 90平方米左右,结合地形水系,住宅以自由式布局为主。

  优培产业、富民兴农。苏北地处大平原,农村居住较为分散,在苏北推进农村集中居住有利于土地规模化流转,实行产业化经营。在推进相对集中居住过程中,要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以及民族文化优势,深挖农村物产和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果品采摘、农耕体验、民俗体验等产业项目,加强乡村主导产业培育和发展。以相关产业园建设为依托,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发展现代化规模农业,促进农业深加工发展,延长产业链。结合全域旅游,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吸引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推动集中居住地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确保群众充分就业。各个村镇要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放在首位。集中居住加快了土地规模化流转,土地流转后的村民收入从原来的土地种植单一收入来源变为多元化收入来源,包括土地租金、入股分红、上班工资收入等。集中居住后复垦出来的土地归村集体所有,可以获得一笔相当可观的土地复垦费。在保证耕地面积不减的前提下,腾挪出的土地按照“增减挂钩”可转为城市建设用地,若用于区域统筹范围内的土地置换,还可以获得数额更大的置换费,保证集中居住投入的可持续性。

  传承文化、打造特色。农村相对集中居住在改善村民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依托农村现有的自然资源,融合具有历史底蕴的文化古迹,重视近现代建筑和人文精神的挖掘,保护、保留具有传统风貌的农宅,加强村史馆建设,详细介绍当地历史名人、重大事件、传统农具等。新建相对集中居住区必须尊重地方风俗习惯,结合村庄外围山水自然因素,充分保留苏北村居特色,保留苏北乡村的风土人情,突出历史和文化元素,重现村庄原有的风貌、文脉与空间肌理,体现地方和农村丰富的特色文化内涵。

  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农村推进集中居住既改善了农村居住条件,又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特色小镇和“田园乡村”为依托,积极实施“一村一品”产业策略,坚持“+生态”“生态+”战略,积极导入绿色新兴产业。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强污水、垃圾处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实现住房、饮用水和交通等基本人居环境的改善。建设有序布局、相对集中和错落有致,充分融合地域自然人文风貌的“田园乡村”居住区,引导分散的农村积极走向相对集中居住,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

  (作者单位:苏北发展研究院)

  陕西:将农村危房改造 与脱贫攻坚相结合

  陕西省将农村危房改造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了陕西特色、陕西经验。一是分级包抓,夯实责任。建立省市县三级住建部门领导包抓机制,实行“省包市、市包县、县包镇村户”,形成层层包抓、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二是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细化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制定资金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构建一整套全面系统的管理规程。三是树立典型,抓点示范。因地制宜,树立“低成本改造与保留传统风貌相结合、危房改造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农村危房改造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的一批典型。四是加强指导,严把质量。编印《口袋书》《明白卡》以及危房鉴定、加固改造技术指南和图集,在全省精选138名危房改造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农村工匠培训和质量安全检查,确保改造后的房屋质量安全有保障。五是强化考核,严格奖惩。建立“月通报、季讲评、年终综合考核”工作机制,每月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排名,每季度召开点评会,年终进行综合考核。

  浙江:建立县危旧房 治理改造数据库

  浙江省对辖区内所有的房屋开展地毯式排查,对排查出来的危房实行“一户一档”登记改造册,录入到县危旧房治理改造数据库。对于被鉴定为D级和涉及公共安全的C级危房,按照法律对危房采取限期搬离和腾空措施,对于房屋本身以及周边区域实行应急处理,实行隔离管理。被鉴定为D级和涉及公共安全的C级危房,一定要采取果断措施,立即停止使用并先期限之内实施拆除。对于具备修缮条件的C级危房以及其他的局部危房,要按照相关规定条件的程序审批流程,通过修缮、加固等措施尽快消除房屋安全隐患。拆除危房之后,对于符合安置条件的农民分期分批解决住房困难问题,鼓励利用存量土地进行有效安置,尽量不占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当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分类安置工作。依照民政部门对农民困难程度的审核,危房改造可以享受一定的补贴:低保、五保、修缮补助一户8000元,置换补助一户2000元,新建补助一平方米160元;其他贫困家庭修缮补助一户4000元,置换补助一户1000元,新建补助一平方米80元。

  王永贵

  学者简介

  王永贵,南京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

  先后主持“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6部,先后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记者:我注意到,您的微信名叫“马岩”,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王永贵:很多人都误以为我姓“马”,我说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虽不姓马但信“马”。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我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坚持、发展、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我的职责。

  不知不觉,我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已有35年的不解之缘。其实,大学选择这一专业也是偶然。1983年高考时,我的政治考得相对好一些,就填报了政教专业,加上师范类专业有助学金,也可以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在大学期间,老师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一位老专家带着我们学经典、读原著,学习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我就慢慢上了“这艘船”。当时正好是改革开放初期,也需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实践,读硕士研究生时,我又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进行系统学习。这样,“船”的结构逐渐清晰,慢慢把握了它的精髓,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工作后不久,我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又到中国社科院马列所攻读博士学位,更加坚定了从事这一专业研究的决心和信心。今后,我将继续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与“这艘船”一起驶向远方。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您近期关注的热点以及取得的成果?

  王永贵:意识形态问题与整个国家的变迁、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从2002年以来,我一直以国家级的重要研究项目为主导,围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主线开展研究。

  起初我的思考,就是要从世界发展变化中思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宏观上研究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等问题。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我主持完成了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从宏观、国际视角和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展开分析研究,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放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考察。主要研究成果《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入选了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成果文库》。此后,又聚焦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陆续开展了“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研究”等项目研究,思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发展、建设和创新等问题,特别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略,进一步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此外,研究当代中国发展战略问题,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价值和魅力。

  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我比较关注的对象主要是“两头”: 一是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一是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加强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教育。同时,我还比较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基层工作创新是意识形态创新的薄弱环节,应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第一线,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基层牢了,我们意识形态的基础就有了;一个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引导。网上网下,虚和实要统一起来把握,高度关注网络意识形态的呈现方式、表现形态、话语交流,把网络这一“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

  记者:您认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如何落地落实落到位,让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永贵:关注基层是时代的呼唤,更是群众的要求和期盼,宣传思想和文化工作需要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真正为基层的思想和文化工作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舆论氛围和条件保障。

  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涉及农村、社区、军营、学校等。对学校来说,我们要运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来引导孩子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所谓“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就是用他们能够接受、理解的理念和呈现方式。在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阶段,根据他们的成长规律、心理变化,分不同教材、用不同方式来引导和教化,不能单打一,应该多样性。

  在农村地区,要根据不同地域文化特点来进行思想引导,进一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发现乡土人才,比如一些地方的百姓名嘴,他们是身边人,了解身边事。挖掘身边的典型,让百姓身边人说百姓身边事。同时挖掘不同资源,如乡贤文化、家风家训等等,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渗透其中。还可以通过苏州评弹、海安花鼓、淮海琴书等地方特色形式进行创新传播,让人们愿意听、听得懂、用得上,这样才能打通“最后一公里”。同时,农村地区的网络空间引导问题也值得关注和研究。

  记者: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场域,是新时代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如何构建网络空间的“朗朗晴空”?

  王永贵:微时代的开启,既是提升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力的机遇期,也是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期。要想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网络阵地的传播,就要切实解决民众的实际利益问题,通过为广大网民提供服务,维护网民的具体权益。要构建新型的网络舆论民情反馈互动机制。要创新微平台应用方式,大力发展“微政务”“微办公”“微会议”“微问政”等,使党政领导干部和群众在互动过程中,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要坚持内容为王,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以进行舆论引导。要培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网络意见领袖。对于这种文化在“微平台”阵地的传播,我们绝不能放任不管,而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管、信息筛选及审核机制。最近几年在微博上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的“江宁公安在线”“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等知名“大V”,就是各权威部门积极推进微平台服务体系的成功探索。要坚守“微平台”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等,才能使未来的网络空间建设变成一片“碧海蓝天”。

  同时,以制度为保障,坚持构建主流文化的多重引领机制。要以网络法治建设作为主流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网络空间法律条文。建立网上监察制度,打击网络犯罪。建立安全预警机制。通过不断完善和宣传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使每一个网络主体明白,在网络空间中什么是允许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从而规范人们的言行。由权威部门牵头,积极对网络空间导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对“红色地带”进行褒扬,对“黑色地带”坚决亮剑、治理,从而营造新时代清朗的网络空间。

  记者:如何做好青少年的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王永贵: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要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从高校来说,大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思政老师的事,是全体教师的事,而是整个学校的事,要形成合力。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各个环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者自身要提高思想素养,增强责任意识,这是基础与前提。

  高校加强思政教育,不仅是知识性的学习教育,更是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就是要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将价值引导渗透到每个课堂上。比如将原来一门“冷冰冰”的解剖专业课,打造成“一堂有温度的生命大课”,更注重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生责任意识的审视。同时,注重把握孩子们的成长规律,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和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规律统一起来,真正切入他们内心,引导他们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青少年是网络的原住民,要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三微一端”,引导他们健康积极向善。比如制作2-3分钟的微视频,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播,并以青少年喜爱的形式和内容嵌入他们的网络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深远持久。

  记者:作为“思想周刊”的作者和读者,您有何建议?

  王永贵:希望“思想周刊”在栏目策划、内容设置、呈现方式上更加多元、分众、多样。 本报记者 杨 丽 魏晓敏

  评论园

  我省一位长江学者最近在谈到教师问题时,颇有感慨地说:“要成为老师,而不能成为简单的教师,‘老’是神圣伦理,‘师’是神圣使命。”言下之意,老师绝不能仅仅做教教书的“教书匠”,而要善于“树人”“育人”。

  这一观点在当下很有针对性。著名企业家马云曾说过:教育教育,不仅是教,更在于育。他认为,作为老师,不仅仅是教给孩子知识,更在于给他们以价值观的塑造,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这个观点同“老师不能成为教书匠”颇有相通之处。

  从马云的“教育金句”到长江学者的感慨,再到其他方面的类似呼声,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强调教师要重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不少老师只重视教书,而忽视育人;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只重视“教”,而忽视“育”和“导”。比如,有的教师仅仅把教书当一个“饭碗”,觉得只要把课堂知识讲透讲到位就行了,上完几节课就算完成任务;有的教师觉得学校的任务是给学生讲知识,至于教学生如何做人,那是家长和社会的事;有的教师忘记“身正为范”的要求,认为教师也食人间烟火,对他们不能要求过高,收点礼物不算什么。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部分教师离人们心中的“老师”越来越远。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中国人看来,“师”有着崇高的地位,所谓“天地君亲师”,除了天地君亲,最重要的就是“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说,作为老师,学识、教学远排在有德、传道之后。三尺讲台所承载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教学生算数识字,更重要的是成人育人、传承文明、赓续文明、教化道德。一个老师,只有以身立教、教人先教己,只有既教书又育人,才能真正赢得社会的尊敬。

  《礼记》有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意思是说,教学生具体知识的老师好找,而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增强道德涵养的老师难寻。一个老师是“经师”,还是“人师”,区别就在于能否在教书的基础上做到育人。现在之所以强调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是强调作为老师,要不断强化做“人师”的担当,更好地担负起“育新人”的责任。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未来。如何强化做“人师”的担当?这不是一道“填空题”,而是一道“综合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以下几点必须做到:身为老师,必须要有更多的情怀,教学工作是辛苦而又平淡的,教师肩上肩负着家长的期望、学生的梦想,没有对教师职业的忠诚和热爱这种情怀,没有甘为人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恐怕难以保持长久的热情;身为老师,肩负着塑造新人、塑造灵魂的重任,必须要有更高的境界,把塑造心灵、传承文明作为最高的境界追求;身为老师,必须要有更强烈的奉献精神,能够忍耐“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清贫寂寞,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奉献融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教育实践中去。如此,“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无数人礼赞的“老师”。

  评论园

  深呼吸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真正价值源自于研究问题。把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在于寻求研究问题的解决路径。在大数据时代,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新动向。

  实时洞察热点事件。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能够即时且最大化的体现数据价值。如央视新闻采用百度定位数据展示春运人口流动图景等。过去用传统数据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时滞性,而实时性数据的获取,能够有效提升人们发现世界的真实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可以得到更多有意义的结论。

  解读人类行为规律。社交媒体数据为解读人类行为规律或行为倾向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在过去,研究人的行为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实验等方法。现在社交媒体成为提供数据的重要场所,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

  用科学来破解文学争议。如辨别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作者是否为同一作者等,这些文学问题都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手段进行分析。这种用数学解决文学问题的方法叫“文学指纹”,即像识别指纹一样来识别不同作家的文学风格倾向。

  此外,大数据为全面、宏观的分析历史变化提供了充分条件。还可以通过数据中隐藏的规律来揭示重大社会问题,有助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维护社会稳定。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