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这是当下青年与祖父辈的时空对话,也是信仰与奋斗的传承——青春之歌薪火相传 时代乐章弦歌不辍
2021-05-05 06:45: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沈峥嵘 杨频萍 张宣 蒋明睿  
1
听新闻

编者按 4月20日起,共青团江苏省委、新华日报社共同发起“百年正青春——江苏青年学党史融媒体行动”,以“初心百年·正青春”为主题,面向全省青少年开展主题征文和诵读征集活动。我们选取部分征文,讲述征文背后的故事,与读者共听青春之声。

记者 沈峥嵘 杨频萍 张宣 蒋明睿

有理想的大爷爷牺牲时二十六岁

讲述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苏梦睿

讲述故事:爷爷家收藏着一份入党志愿书,从填写的时间看是1948年7月,距今已有70多年,纸张泛黄,破损严重,志愿书格式严谨,相应栏目具体、详尽,批文、印章齐全,很多字迹都已模糊不清,最后一页印有共产党员标准六条。姓名一栏写着:苏宏进。

江苏如皋烈士陵园瞻仰大厅陈列着的英名牌上是这样介绍的:苏宏进,江安乡人,1948年参军,27军81师某连班长,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朝鲜因战牺牲。

苏宏进烈士就是我的大爷爷。大爷爷是我爷爷的大哥,牺牲时年仅26岁。大爷爷很帅气,从奶奶家条桌上的画像可以看出。

“莫问长风,叱咤几宿,多少个春秋,且只与我,破阵斩贼寇,哪怕死生看透,血染大雪满头。”听爷爷说,当时的大爷爷在家人支持下,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一个尚未破晓的黎明,启程随队,接着很长一段时间,音信全无。

直到后来,邻居告诉我的太奶奶,大爷爷在他们家住宿过3次。部队行军到了大爷爷日思夜想的家乡,而他,“27军81师某连班长”,却一次也没回家看过,哪怕是借住在离自己家不过一里地的地方。或许是作为一名党员,党和国家利益永远放在首位,大爷爷甚至没能腾出空来回家一趟;或许是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班长,与全班士兵同甘共苦是他的习惯,不搞特殊化是他从未放弃的承诺;或许是作为一名从未离过家的少年,担心回了家便不舍得再次启程,于是决定顾“大家”而舍“小家”。

大爷爷的故事是太奶奶告诉爷爷的,爷爷再告诉我的爸爸和我。将来,我也一定会告诉我的孩子:你有一位光荣的祖先、英勇的先辈,正是有了他及像他一样有理想的人组成的群体,才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的平安、今天的幸福。

【记者手记】

在战争年代,有太多像作者大爷爷一样的年轻人,将灿烂芳华定格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滚烫的红心和燃烧的激情穿越70余年时光,依然让后人无比动容。

归侨郭英生,一心向党一生奉献西北

讲述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红色家书”传播小组

卢悦 付思涵等

讲述故事:今年已是耄耋之年的郭英生老人是粤籍印尼归侨,自15岁踏上北上的火车开始,他在新疆奉献了自己的青年、壮年,最终扎根于斯,和这片美丽的土地写下一生之约。

1947年,荷兰出兵印尼,郭英生一家不得不开始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回到广东老家。第二年10月,新中国成立,经历过异国战争的郭英生从此有了家国概念。

1956年,正值中央号召青年上山下乡,村里的农业社主任问刚满15岁的郭英生敢不敢去新疆,郭英生应声说:“敢!”便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决心,加入“广东赴疆工作队”行列,在汽车、火车上颠簸了22天,到达乌鲁木齐。

郭英生被分配在兵团修理总厂(新疆专用汽车厂的前身)当学徒,一头扎进新疆机械行业。他当时个头小,上不了机床就被分配到焊工组,脏活累活抢着干。1959年,郭英生调任检验工作岗位后,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好工人”,从工厂里的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副总工程师。

1962年,郭英生写下第一份入党志愿书,但由于海外生活经历,他的入党过程并不顺利,直到1980年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他当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七届人大代表,积极参政议政。退休后,郭英生也没有闲下来,担任新疆粤新民族情援疆纪念馆监事长一职,积极组织策划各项活动,宣传党的侨务政策。

郭英生15岁离家,到新疆12年后才首次回广东老家探亲。受父亲影响,郭英生的儿子和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回到新疆工作,继承了父辈的光荣,为边疆建设倾心付出。

时光荏苒,当年的毛头小子已变成两鬓斑白的老人。郭英生老人的热血丹心,必将照耀我们这代青年前行的路途。

【记者手记】

“几十年在边疆的拼搏和努力”听起来宏大不可及,但当今天的年轻人听着郭爷爷的故事,见到数不清的泛黄信封与明信片,这句话就被许多发着光的回忆填得满满当当,窥见那些悲欢喜乐、平凡伟大。青春的可贵在于无限可能,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迷茫和困惑,把青春献给梦想,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唱支山歌给党听”,爷爷唱得那么真和纯

讲述者:南京艺术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大二学生

吴怡涵

讲述故事:“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爷爷经常唱起这首歌,虽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还夹杂着些浓浓乡音,但爷爷唱得那么深情,眼里常含着泪花。这是爷爷喜欢吟唱的一首歌,一首用一生心血来歌唱的红歌。

爷爷今年70多岁了,年龄虽大,党龄却不是很长。爷爷解放前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出身,让爷爷在入党道路上困难重重。

1963年,爷爷以优异的成绩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大学期间,爷爷由于出身原因,不敢向党组织表露心声,爱党之情只有深藏心底。

参加工作后,爷爷工作能力超强,年轻有为,很快就走上了领导岗位。随着10年动乱的结束,爷爷入党的愿望重新被点燃。1975年,爷爷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然而,还是由于出身原因,未能如愿。爷爷并没有气馁。随后的几十年中,爷爷每年都要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和思想汇报。

1995年7月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爷爷终于如愿以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爷爷50岁,这一天爷爷等了20年。

退休后,爷爷赋闲在家,身体健朗。每个月都要参加单位的组织生活学习。前年,得知我被南京艺术学院录取,爷爷非常高兴,特意叮嘱我:上了大学,第一件事就是要递交入党申请书,要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我也听从了爷爷的教诲,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希望在大学期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爷爷是我的学习榜样。赓续红色血脉,爷爷喜欢的“红歌”我们一定会传唱下去,唱出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手记】

5月3日凌晨,吴怡涵给记者发来录音,朴实而自然。她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远的从爷爷的选择,近的从去年的抗疫,都让我真切感知。”去年吴怡涵被评为江苏大学生“最美”抗疫志愿者。吴怡涵和爷爷的故事,恰是薪火相传,这些故事汇聚在一起,真实诠释历久弥新的信仰力量。

雄关漫道,奋斗精神激励创业路

讲述者:南京星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魏佳星

讲述故事:我的爷爷最早在南京汤山当兵,然后,他响应号召参与辽河石油大会战,先去了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后来去了辽宁盘锦油田,足迹走遍半个中国。在爷爷影响下,我的爸爸妈妈也成为“油二代”来到东北建设油田,受他们影响,我很小就知道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我和我爱人也都早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我的公司办公桌上摆着一本《中国共产党简史》和一本《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本书常常翻阅。我在创业路上遇到难题,都会翻开几页“寻出路”。在办公室旁的会议室电脑里则储存着《七七事变》《狼牙山五壮士》等多部主旋律影片,每当企业搞“团建”,我都会和团队成员一起观看红色影片,通过观影的方式学习党史。

刚创业时我曾遇到与合伙人意见不合、市场环境不佳等问题,我曾经气馁,但是我想到当年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遇到无数困难,但愈战愈勇。通过学习党史我重温中国共产党不畏雄关漫道、前行矢志不渝的精神,激励我们创业路上永远向前。

在奋斗精神的感染下,我所在团队办公面积扩大到600多平方米,AI智能语音客服业务订单和去年同比增长4倍,团队从当初10来人增加到目前30多人,公司完成多轮融资,事业蒸蒸日上。我认为,党史是青年人汲取营养的沃土,读懂党史,就理解了现在,也就看到了未来。

【记者手记】

作为一名90后创业者,魏佳星在科技创新领域“风生水起”。“先做人再做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大学必修课程,毕业后仍把这本书放在案头,激励自己在创业路上务实解决难题,也以此激励创业团队前行。在他的身上,有着年轻党员践行科技兴国的使命与担当。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