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英名永不磨灭,初心自有传承——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①
2021-04-21 06: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宏伟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根据省文旅厅的统计,江苏现有登记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031处,馆藏革命文物87696件(套)。在这些革命文物中,最感人的要数那些烈士们留下的遗物,它们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也见证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可以说一件文物就是一部用生命书写的教科书。

告别至亲英勇献身的情怀,塑造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我们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远的幸福。”在常州三杰纪念馆的展陈中,一封张太雷的家书折射着理想的光芒。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这封家书是1921年他赴苏俄前夕,写给妻子陆静华的。1927年,张太雷在广州起义中牺牲,10多年后,他的女儿张西蕾带着这封家书去上海寻找党组织,而他唯一的儿子张一阳也在皖南事变后拒绝敌人诱降,在病痛中牺牲。

“如果不是疫情,常州三杰的巡展应该已经办到了莫斯科,1928年中共六大在那里召开。”常州三杰纪念馆馆长黄明彦说,随着共产国际档案逐步解封,瞿秋白和张太雷在中共建党初期的作用逐步清晰,这些信息丰富了早期党史谱系。

依托常州三杰红色资源,常州正在打造“三杰故里,红色名城”IP,“云上纪念馆”推出8个线上临展、4个VR实体馆,开办张太雷干部学院、常州三杰红色教育培训中心,推出沉浸式演出《又见少年阿霜》等,黄明彦说:“宣传三杰事迹,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始终在路上。”

为有牺牲多壮志。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有两张“全家福”。一张是邓中夏夫妻与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在苏联合影,不久邓中夏与妻子先后回国,孩子交给保育院。1933年,邓中夏英勇就义,而那个流落苏联的孩子从此下落不明。另一张摄于1931年的照片上是时任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的李耘生一家三口。李耘生被捕后,敌人竟然让其不到2岁的儿子小宁到牢房中辨认爸爸。父子相认,孩子的哭声令人心碎,敌人的阴谋得逞了。妻子张蕴承受了丈夫牺牲、幼子失踪的悲痛,继续踏上革命之路,而小宁被找回时,已经15岁。

“雨花台的革命烈士有数万名,每个人的故事都应该被发掘和讲述。”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文物博物馆处处长闻慧斌说,“2016年起启动的‘红星计划’,不仅从云南、贵州等22个省份征集到文物史料626件,还远赴海外征集到16位留学苏联的雨花英烈档案3000余件,挖掘了60余位烈士亲属的口述史资料,编撰51本图书,其中《雨花英烈精神》被教育部列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

丹阳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内展出着一张拍摄于1949年3月的父子合影。镇江烈士陵园管理处讲解员许诺告诉记者,渡江战役打响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10兵团29军87师259团团长胡文杰带着儿子胡晓军拍下这张照片。5月15日,在攻打月浦的战斗中,胡文杰被炮弹炸中,15天后上海解放,22天后他的小儿子胡继军呱呱坠地。

包括胡文杰在内,镇江烈士陵园里保存着全市3000多位烈士的姓名和资料,自2004年起组建的“北固红枫”烈士事迹义务宣讲团把烈士们的故事带到800多个工厂、社区、部队、学校,讲解团负责人印骏说:“传播是最好的传承,传颂是最好的纪念,只有记住他们,我们才能说红色基因得到了赓续。”

生死之间选择信仰的坚守,树起人们心中的不朽丰碑

1934年,出身在名门望族的共产党员郭纲琳因叛徒出卖,被投进南京老虎桥监狱。监禁中,她将两枚铜钱磨成铜心,刻下“永是”“勇士”四个斑驳字迹。得知家人疏通关系营救她,她在家信中写道:“我不愿造一点点罪恶在我生命中,我不能屈服在一个无罪而加上有罪的名义下来遵从你。”1937年7月,郭纲琳牺牲于雨花台。

常州武进博物馆内,一件铁制刑具上血迹与铁锈混杂。博物馆讲解员金幸雨介绍,1948年中共地下党武南交通站负责人曾宣大因叛徒出卖被捕,铁烙、毒打、电刑、夹手刑,指尖鲜血浸染了这件冰冷乌黑的刑具……但曾宣大只字不吐。毫无所得的敌人把他押到荒田村公开处死,曾宣大头部、胸部连中18弹,甚至死后还被开膛破肚……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内有一架小提琴,它的主人、共产党员顾东石曾经打入海州国民党《海报》社,利用记者身份搜集军事情报。1948年,顾东石被捕。面对敌人的官禄引诱、酷刑拷打,顾东石坚贞不屈,最终被杀害。这把小提琴曾是顾东石的心爱之物,他生前常和妻子刘芗芸拉琴唱歌。从2003年起,纪念馆沿着线索追寻,历时5年终于在沭阳找到这把小提琴。

生死抉择最见信仰的力量,这种信仰让无数人为之感动落泪,成为进行党史教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最好教材。

发挥与革命烈士相关文物的价值,全省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连云港市启动了“薪火相传耀港城”——红色文化百场巡演活动,宣讲员中最小的辛姝萱是墟乐观小学六年级学生。宣讲中,烈士李少堂两块银元的故事、小沙东海战的故事、青口十八勇士的故事让无数人热泪盈眶。

在无锡,基层弘扬红色文化的热情被激发,梁溪区在当地电台推出了“太湖丰碑”专栏,通过电波讲述100位烈士的故事;江阴27岁的大学毕业生丁浩以革命烈士等题材创作的35幅剪纸浓缩了百年党史;滨湖区李荣升老人用50年时间收集了450多枚军功章、纪念章,自建红色教育基地。

在镇江,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成为铁军精神的实境教育基地,与此同时,名为“信仰之光”的融媒体传播行动正在进行,“实景微党课”可以选择虚拟主讲人,并进行场景切换,“红色记忆”镇江革命英烈系列视觉书以“视频小人书”的形式讲述江真、夏霖、张连胜等烈士的故事。

人生定格永远青春的生命,超越时空激发奋进力量

那些为革命献身的烈士中,有很多正值青春,却把生命定格在最灿烂的年华。

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缪军老师收藏着叔公缪伯勤的两封家书,1939年的信中写道:“以后我不便常常写信回家……这是因为有一个‘大原因’。”那一年缪伯勤16岁。第二年,他到高邮开展工作,1944年遭敌伪特务突袭,在枪战中牺牲。他乡埋忠骨,高邮人民没有忘记他,把他牺牲的地方命名为“伯勤乡”。

在盐城,有128个乡镇以革命先烈的名字命名,他们早已离去,他们却从未远去。这些年来,佳富村实现了草房—瓦房—洋楼的变化;世明村发展特色林木果业,富了一方乡亲;振东村因纪念修筑宋公堤而牺牲的烈士陈振东而得名,村口立起了排排风力发电塔,造福百姓……

烈士们的事迹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一代接着一代干,今天的人们把他们当年拼命追求的新中国化作了现实的模样。

淮海战役纪念馆的众多藏品中有一个歌本,它原本属于华野一纵文工团员陈洁。1948年冬,淮海战役爆发前后,陈洁主演的歌剧《白毛女》鼓舞过很多人民子弟兵。1949年1月,就在战役即将胜利时,在一线参与抢救伤员的陈洁因敌机轰炸而牺牲。她留下的歌本上,密密麻麻地抄写着246首歌,这个爱唱爱笑的26岁姑娘以青春奏响了生命的乐章。

在纪念馆的英烈墙上,有名有姓的烈士有31228人,且每年都在增补。作为淮海战役的重要战场,徐州是一座红色之城、英雄之城。徐州以强烈的“答卷意识”和“赶考精神”,从红色资源中感悟真理力量、提炼精神力量、体悟人民力量,沿着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奋勇前行,把徐州建设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机械、化工和纺织工业基地,打响新时期经济建设的“淮海战役”。

“20岁的我们还不知人生疾苦,而20岁的马世和正奋斗在拯救民族危难的最前线。”南通博物苑讲解员徐紫露这样形容烈士马世和的人生。博物苑收藏着马世和的印章、手表和日记本,它们见证了她先后潜入日本人开办的江北中央病院、伪特务机关苏北分区总站,与日伪军周旋,多次命悬一线又机智化解的革命经历。她去世时只有25岁,生命那么短暂,而精神却永远闪耀。

就在几天前,南通发布了“红色地图”,南通革命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苏北抗大九分校旧址等70多处红色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尽显于方寸之间,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解读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永志难忘的历程。

信念为梁、血肉为砖,无数人曾经用生命铸造新中国。今天,我们可以告慰英烈:你们的英名永不磨灭,你们的初心自有传承!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