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苏州:直击沉疴顽疾 守护绿水青山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7-10-31 07:14:00

  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用一个章节来部署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之一,便是对于美丽中国、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望。迈进新时代,生态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新征程上,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生动实践。苏州正朝着勇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标杆,奋力将苏州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名城、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名城、富裕文明的美丽宜居名城、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砥砺奋进。为了守护绿水青山,苏州市正借助“263”专项行动,践行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

  截至9月底,苏州关停落后化工产能企业165家、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1%;关停淘汰低效产能企业696家,占年度任务的99.4%;119项年度治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41项; 今年的40条黑臭河道整治任务已全部开工,原定于2018年开展整治的项目已提前开工57条;关停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09家,完成年度任务的96.6%。

  上下联动,形成一盘棋

  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263”专项行动摆在全局突出的位置。对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对照“两聚一高”的目标,生态环境仍然是苏州的弱项和短板。很显然,“263”直击的是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痛点、难点和重点,是一种靶向治疗。

  苏州市主要领导要求全市上下加大环境治理不懈怠,坚持从最紧迫的环境问题抓起,从群众最期盼的诉求做起,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以更大的决心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苏州市率先召开动员会和领导小组会,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具体举措和保障措施。建立领导小组月度例会制和月度工作推进情况通报机制,及时解决和加强专项行动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薄弱点;苏州市人大专门制定出台《关于切实推动“263”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组织每月专题督查,为专项行动保驾护航;苏州市将市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领导小组和“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合二为一,统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和“263”专项行动。全市构建了层级清晰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组织架构的工作体系。

  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各县(市)、区为建立“263”行动保障机制开展一系列自选动作。

  张家港市高度重视制度设计,在组织保障、行动方案、宣传发动、督察检查、责任落实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形成推动“263”专项行动深入实施的制度体系。吴中区领导班子明察暗访制度化。制定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明察暗访工作方案,全体领导挂帅出征,持续保持环境“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常熟市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点制度,层层深入开展明察暗访查找问题,对市领导明察暗访发现问题、上级各类检查督查交办问题以及省、苏州、本市各级媒体曝光问题等实施挂牌督办,一案一档、挂号销号。

  动真碰硬,啃下“硬骨头”

  “渭塘镇渭西村环境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多年治理成效不明显,反反复复。请你区务必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充分认识渭西片区产业结构严峻形势和环境污染严重程度,切实强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污染治理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立即果断采取以下措施……”苏州市“263”办公室在给相城区政府的整改通报中一针见血地写道。

  强化曝光质量,剖析问题根源,提升问题的针对性。苏州在开展“263”环境问题曝光工作时,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叫板“老大难”问题、敢于自揭疮疤挖脓。

  在曝光相城区渭西村环境污染问题时,苏州市“263”办公室深挖突出环境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整改通报中明确要求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将渭西村区域性严重环境问题作为“一号督办件”实施重点督查督办。

  目前渭西片区淘汰印染(挂靠线)、家具、造粒、化工等“小散乱污”企业96家;完成27台燃煤锅炉的改造;整治116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8条河道完成疏浚整治;关闭取缔全部养殖场4家,清理生猪391头。渭西污水处理厂7月份纳入区水务一体化管理,包括实施企业“一企一管”及自动控制工程、污泥堆场迁移、设备设施维修改造、中控系统建设和二次生化改造等整改。今年7月,委托咨询公司编制渭西片区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已完成编制。今年内,将进一步淘汰“小散乱污”企业15家,明年底前全部淘汰印染、电镀等高污染企业。3个党组织被苏州纪委问责。

  “吴越春秋”地块的环境整治是苏州“263”专项行动啃下的又一块“硬骨头”。 “吴越春秋”地块位于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大门东侧,地块面积250亩。该地块居住了158家租户、近300人,其中90户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废旧垃圾回收加工、石材加工、畜禽养殖、出租违章搭建房屋等,各种废旧垃圾堆积成山,电器线路私拉乱接,原本的旅游景区俨然成为了一个垃圾场,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通过明察暗访发现的“吴越春秋”地块问题最终交由苏州高新区负责地块清理整治工作。苏州高新区随即成立联合整治小组,通过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吴越春秋”地块整治清理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租户的理解和配合,自行搬离了该地块。对少数滞留租户,高新区依法依规进行清理整治。目前,“吴越春秋”地块清理整治工作清租清退工作已全部完成,158家租户已经全部搬离,拆除违章建筑共2.4万平方米,地块内建筑4300平方米;清理物品1307卡车,计4387吨;清运生活垃圾618车,计3970吨。截至9月底,该地块的清理整治工作全部完成。长期影响附近群众正常生活的“毒瘤”被彻底摘除。

  10月23日,“禁止露天烧烤”被写入《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使得露天烧烤这个老大难问题有望得到根治。今年6月,苏州“263”办暗访组曾对姑苏区露天烧烤等环境问题进行了曝光。针对被曝问题,姑苏区城市管理委员会迅速行动,联合区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制订三个“24小时”制度,以“最严模式”针对辖区内露天烧烤等环境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85次,出动人员3969人次、执法车辆654车次。在整治中,共教育纠处无证摊点2922处,取缔603处,教育纠处夜排档278处,取缔102处(其中烧烤摊58处),共处罚56起,处罚金额3.17万元。

  聚焦身边问题,提升百姓获得感

  面对面广量大的“散乱污”问题,今年10月12日,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集中开展“散乱污”企业(作坊)专项整治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全市范围内“散乱污”企业(作坊)的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针对各类检查督查以及群众信访举报中反映突出的“散乱污”企业问题,常熟市从7月份开始研究部署“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将无证无照的电镀、化工、木器加工以及污水未规范处理的平网印花、水洗、缩绒等纳入关停取缔,对印染、货架、模特、餐饮、洗车等行业实施限期整改。截至10月6日,向全市各类企业发放公开信2万份,累计排查企业8210家,其中,列入限期整改4636家、已完成1215家;纳入关停取缔332家、已完成266家。

  太仓市明确整治对象,全面取缔违法建设、违法用地的“散乱污”企业(作坊),全面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散乱污”企业(作坊),全面取缔手续不全和不符合布局规划的“散乱污”企业(作坊),全面取缔违法排污的“散乱污”企业(作坊),全面取缔存在安全隐患的“散乱污”企业(作坊);对环保设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生产设备落后或管理粗放,但不属于关停取缔情形且具备升级改造条件的“散乱污”企业(作坊),由各区镇组织实施治理改造。随后,要求各区镇在8月底前对“散乱污”企业(作坊),必须摸清情况、摸准底数,并将任务分解到村(社区),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按照“关停取缔、治理改造”进行分类,进一步完善整治清单,开展一厂一策精准治理。目前,太仓各区镇对列入“关停取缔、治理改造”清单的企业(作坊)进行整治、改造。太仓市将在12月对区镇整治工作进行督查考核。

  为治理百姓身边的黑臭河道,苏州推出升级版的河长制,结合苏州的特点和实际,在制度上为黑臭河道治理、为苏州的“水变清”提供制度保障,从河长制到“河长(zhǎnɡ)治”进而再到“河长(chánɡ)治”。

  昆山市立足一河一策,排定2016~2018年全市黑臭河道三年整治计划,细化河道整治任务、明确整治期限,明确以控源截污、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为主,辅以水系畅通、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措施。57条黑臭河道治理开工54条,新建改造污水管网37公里,开工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2处。完成傀儡湖水源地保护工程、锦溪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34家企业工业废水接管、8家企业中水回用,3家企业氮磷零排放设施建设。完成中心城区90平方公里雨污水管网普查,实现管网探测2310公里、管道功能检测904公里,查出18228个混接点,41387个缺陷管段。已修复中环内雨污混接点417处。

  吴江区自加压力,在苏州下达的整治完成8条城镇黑臭河道的基础上,确定了14条的目标任务。目前14条黑臭河道已全面开工,完成9.25公里河道疏浚、2.079公里生态护岸,预计11月全部完工。同时,对排查出拟列入2018年治理计划的127条黑臭水体已提前开始制定治理方案,其中45条已于近期提前开工。

  不遗余力,强化责任落实

  苏州市把严肃问责作为推动“263”专项行动责任落实的重要手段,在制度建设、问题调查、督查推动三方面精准发力,严肃惩处失职渎职行为。

  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失职问责的实施意见》,市纪委印发《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问责行动”工作方案》,建立生态环境损害问题线索移交机制,初步形成了对干部履职全过程监督和问责的闭合链条。

  以点带面,以 “解剖麻雀式”调查推动问责。今年3月,苏州市针对“263”行动中发现的问题,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约谈问责机制,问责3人。针对部分地区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取证,并对3个党组织负责人进行约谈并通报批评。这是《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后,苏州市首次对党组织实施问责,上半年共问责13人。

  明察暗访,推动突出环境问题解决。苏州市纪委联合相关部门采取全面排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明察和暗访相结合,问责和整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督查。同时市纪委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暗访,共暗访环境问题91个,移交属地核实并问责,切实推动问题整改见成效。

  张家港制定出台了《张家港市“263”专项行动约谈暂行制度》,规定了对省、苏州市及张家港市“263”办公室督办的问题未整改或整改不力的,“263”重点工作、项目滞后的,被苏州市级以上媒体曝光的,环境信访总量居高不下的,以及其它不良情形的镇(区)、市级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6月22日,张家港市召开“263”专项行动约谈工作会议,对“263”行动推进过程进展不快、成效不明显的部分区镇实施集中约谈。市委组织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在“263”专项行动中强化考察识别和培养选拔干部。市、镇两级纪检部门全程参与“263”专项行动,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按照相关规定,严格问责追责。今年1-9月,在“263专项行动”中,共问责13人。

  苏州工业园区针对市级曝光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并销号。组织对各类问题开展明察暗访,制作暗访曝光视频,发现问题183处,发放督办单26份,其中14份已销号,另外12份正在整改中。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