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为推动新能源企业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加速转型升级,常州市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以精细服务助力新能源企业“绿色发展”。
“经常开展税收优惠政策专题辅导,专门送上税收红利账单,还及时帮我们处理企业涉税业务难点……”提起税务部门的税费服务,常州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冯亚芬如数家珍。
盒体注塑、连接器组装、接线盒装配……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各司其职,自动化注塑机全部满负荷生产。作为上市后备企业,常州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所生产的芯片封装模块产品已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税务部门的精心呵护,今年以来,公司享受留抵退税400多万元,7月预缴申报享受了上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900多万元。”冯亚芬兴奋地说道。
检验税收政策是否精准落地,最有效的方式是企业是否真正获得“掷地有声”的获得感。走进常州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厂区,抬眼便看到一片片整齐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好似一汪绚丽的“蓝色湖水”。公司的“渔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总面积1600多亩,年发电量8300万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29050吨,年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约82751吨,年减排二氧化硫约2490吨。
“作为一家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说是一路扶持。去年,我们公司享受了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合计共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约1700万元。今年二期项目还能继续享受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减免,这大大增加了我们的资金周转率,为我们进一步扩大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财务负责人戚玉娟说道。
从税惠政策精准落地到纳税服务不断升级,常州市税务部门始终聚焦新能源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走访调研,为企业送上税收红利账单和《新能源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汇编》,宣传解读“常州税收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10条举措”。
走在湖滨路上,远远就能看见一台台迎风旋转的风电机,常州某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分散式风力发电项目,是苏南首个百兆瓦级的“风、光互补”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3万千瓦,年上网发电量约7200万千瓦时。
“我们的项目于2021年12月开始投入发电,但风力发电前期购置设备投入大,中后期设备运维成本较高,因此对我们来说,每一笔流动资金都至关重要。”财务负责人常玉礼表示,“税务部门能直接对接我们企业需求,精准推送优惠政策,公司去年享受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减免,今年已完成风力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税收优惠备案,有效缓解了公司运营上的压力。公司打算将这些享受到的‘真金白银’投入到风力发电维护和建设中,为后续稳定生产提供可靠清洁能源保障。”
下一步,常州市税务部门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导向,不断精细优化服务,将每一项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滴灌”到企业,为培强壮大绿色能源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能”。(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