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淮安市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保障工作
2024-08-05 10:34: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近年来,我市聚焦低收入人口救助保障工作,在建强一支队伍、建好一组项目、建优一套机制上积极探索实践,逐步构建起“淮尚助困”社会救助工作体系,推动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增温增色、见行见效。

建强一支暖心善助先锋队。我市深化“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运用,设立一站式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对困难群众申请的社会救助事项及时受理、转办、反馈。在村(社区)设置村级社会救助服务站(点),推动党的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落实。全市现有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105个、村级社会救助服务站(点)1582个、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1587人,服务窗口设置率100%,服务站(点)和协理员实现村(社区)全覆盖。以村(社区)为单元,建立一支由“1名社会救助专员+N名结对帮扶党员+N名社区网格员+1名社会救助协理员+X名热心邻里”组成的暖心善助先锋队,具体负责困难群众信息收集、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救助政策宣传落实等工作。各县区深化“小网格·大救助”暖心纾困行动,广泛凝聚社会救助辅助力量。采取政策解读、专家授课、案例剖析、经验介绍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基层党员、救助协理员、网格员等开展业务培训。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提升社会救助专业化水平。目前,全市102家镇(街道)社工站共引入约300名专(兼)职专业社工,积极开展困难群众救助工作。

建好一组主动服务新项目。我市创新开展民政党员干部与民进会员“同进村·共入户·促发展”行动,党员干部每季度至少入户调研一次,累计帮助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0余个。宣传推广“集中接待日制度”,鼓励各县区借鉴洪泽区做法,设立集中接待日,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主动下访,对困难群众现场接待,救助申请现场办理。深化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近两年来,全市累计购买33个公益创投项目,惠及困难群众近13万人次。开展困难群众心理关爱活动,通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为失独家庭、困境儿童、低保特困老人、重残人员、单亲困难家庭等,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每年有1000余名困难群众获得救助帮扶。对政府救助后仍有特殊困难的家庭或个人、政府救助政策无法覆盖的特殊困难家庭或个人实施“转介救助”“定制式”救助。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转介慈善救助1000余人,支出救助金约260万元。

建优一套精准高效机制。我市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重点针对在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原建档立卡对象实施动态监测,定期向医疗、住建、人社、教育、残联等相关部门推送信息,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帮扶提供信息查询、需求推送等服务。依托“智慧淮安”工程,持续加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建设,推动政府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合理安排财政预算,及时分配下达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确保各项救助资金足额发放到位。开展民政资金绩效评价,做好绩效运行监控,着力提升救助资金使用效益。畅通“救急难”渠道,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110警务、120急救等热线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刘明爱

标签:
责编:邵佳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