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240905172527.jpg
合规建设“小切口” 营商环境“大变革”
淮安市交通运输系统开展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试点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4-07-13 11:14:00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陈金鑫 通讯员 陆 璐 卢 妤  
1
听新闻

行政执法是法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推行“事前预防、事中包容、事后提升”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试点工作,通过清单式告知、邀约式检查、闭环式管理,形成“事前”建章立制、“事中”规范管理、“事后”督查评估良性机制,助推交通运输企业主动合规、预防违法、规范经营,助力营造安商、惠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事前预防 推动“关口前移”

“去年的那次‘邀约式’执法检查,帮助我们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现在的码头面貌一新,相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善。”今年6月,面对交通执法人员的再次上门服务,淮安市港务有限公司一号桥码头安全部负责人感慨道。

助力企业行稳致远,“抓前端、治未病”是关键。市交通运输系统将这一理念融入执法监督工作,实施“邀约式”检查和“定制监管”,督促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今年以来,在危险货物运输、港口运营、机动车维修等领域重点突破,开展46家次“邀约式”检查,通过现场指导、即帮即改、长效督导,帮助企业靶向整改隐患100余处。同时,坚持“关口前移”,在行政许可申请阶段加强行政辅导,确保“入行”即高质量。2月5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赴黄码作业区对即将从事港口经营的中运控股公司进行合规指导,现场指导企业办理相关证件,指导企业配备专业管理队伍,为企业正常生产、合法经营解除后顾之忧。3月20日,市交通运输局营商环境服务专班走进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巨石集团,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制定个性化物流服务方案,为企业节约80%的物流成本。

事中包容 执法更有“人情味”

处罚不是目的,给企业改正机会和适度的容错空间,让企业知法懂法守法才是执法的根本。市交通运输系统在工作中把轻微违法容错机制落到实处,合理运用行政裁量,依法实施免罚轻罚,既彰显了执法力度,又体现了执法温度。自2023年7月新版涉企免罚轻罚清单生效以来,共实施不予处罚66起、从轻处罚356起。推荐报送的《某汽运公司涉嫌车辆未按照规定参加年度审验案》获得全市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优秀案例第一名。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制定地方性法规《淮安市古淮河保护条例》中涉及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划细执法的“标度”和“刻度”,保障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工作始终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同时,推进实施差异化监管,将随机抽查的内容、频次等与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挂钩,对信用等级低的企业增加抽查频次和检查事项,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减少抽查频次和检查事项,建立淮安市交通运输执法领域重点监管对象名录库,将信用等级较低、问题较多的44家交通运输企业动态列入名录库,明确对重点监管对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执法检查。此外,创新实施“信易+招投标”“信易批”,对信用好的企业采取招投标保证金减免、审批业务优先办理等激励措施,2023年以来,累计减免招投标保证金3.51亿元。在传化公路港推出基于政企合作的“信易流”守信激励场景,发放贷款1800余万元,为物流运输行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信用+物流”铺就物流发展高速路》获评江苏省信用交通建设特色实践案例。

事后提升 做好“后半篇文章”

“交通执法支队带着专家上门,指导我们建立动态监控制度。现在,我们每天都对在营车辆进行全流程记录,了解所有车辆行车状态,实现从出发到装卸货的全流程监管,在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运行效率。”淮安市恒宇汽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杰说。

为做好执法监督“后半篇文章”,形成全程闭环管理,市交通运输系统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推动日常监督常态长效,助推执法质量提档升级。市交通运输系统引入内部风控机制,健全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完善企业内部“吹哨人”制度,目前辖区24家“两客一危”企业、2家港口企业、10家航运公司已建立“吹哨人”制度、公示“12350”安全生产有奖举报电话。同时,创新开展“一企一策”工作,成立帮扶小组,组织开展两轮“结对帮扶”合规指导,组织行业专家对全市33家在营危化品运输企业开展帮扶指导检查,排查各类问题隐患116项,帮助企业完善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推行“三书同达”,助企守法纾困,执法人员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向涉案企业送达《涉企行政合规建议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有针对性地对违法企业提出纠正和整改建议,避免企业再次发生同类违法行为,实现对企业“行政处罚—合规指导—信用修复”的复式监管,今年上半年送达《涉企行政合规建议书》409份。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交通运输局将在交通运输领域全面推行涉企行政合规指导工作,推进指导试点工作成果转化,健全合规指导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交通综合执法质量、服务水平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监管效能,为我市交通运输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标签:
责编:徐晓冬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