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是保障百姓健康的重要环节。今年以来,淮阴区卫健委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在已有淮阴区急救站及南陈集分站的基础上,强化农村急救站点建设,健全院前急救体系,提升全区院前急救能力和保障水平。
一是强化农村网络建设。根据国家卫健委等9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20〕19号)要求,城区每5公里左右设置1个急救站点,农村每15-20公里设置1个急救站点。2022年,该区规划在区中医院、渔沟中心卫生院、刘老庄中心卫生院建设3个农村院前急救点。目前,渔沟中心卫生院院前急救站点已于6月中旬投入运行。区中医院、刘老庄中心卫生院院前急救站点正在建设中,车辆已经配备到位,预计今年10月份投入使用。淮阴区急救站负责3个站点的日常指挥调度及业务指导,届时将形成“一站四点”覆盖全区的院前急救网络,满足区域内居民院前急救需求。
二是强化财政保障机制。该区加大对院前急救的投入,先后投入100万元,建设了南陈集院前急救站,投入150万元更新了区急救中心信息系统,投入150.2万元购置了救护车5辆,并配备了急救设备,其中负压救护车3辆、普通救护车2辆。
三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院前急救工作涉及卫健、财政、公安、交通等多部门,该区卫健部门积极加强与财政、公安、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提升全区院前急救能力及保障水平。
(支梅 陈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