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一“码”管到底 “码”上解纠纷
2022-08-03 10:08:00  来源:淮海晚报  
1
听新闻

近年来,淮安市中院以“一码解纷”智慧调解平台为依托,推行诉前调解工作线上线下、院内院外、诉前诉中全方位联动,努力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2021年以来,在线调解各类民事纠纷13126件,调解成功7506件,诉前调解和民事案件调撤率为72.71%,居全省法院第一。“一码解纷”被评为“全国智慧法院十大创新案例”“2018—2020年度江苏省法治建设创新奖”“全省政法工作优秀创新成果奖”。

功能集成,诉讼调解事项“一码通办”

打破诉与非诉服务的壁垒,在诉讼服务、辅助事务、调解事项的快速办理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诉讼服务“网上办”。平台实现咨询、调解、立案、司法确认等服务功能全面上线,在智能解决的基础上,增设在线人工咨询、查询和12368热线服务对接等方案,实现诉讼服务问题“全覆盖”。文件资料“在线传”。优化文件传输功能,通过手机拍摄便可实现文件传输,对不符合要求的传输文件自动退回或转化调整。线下问题“掌上解”。将所有在线功能全部集成到手机客户端,精准识别图像、语音和纠纷类型,让诉讼服务事项办理更加便捷。

系统推动,小微民事纠纷“一码解决”

强化对小微民事纠纷的前端解决,实现“一码解纷”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创新调解前置程序,对小额诉讼纠纷、家事纠纷、相邻关系纠纷、劳动争议纠纷、诉讼标的额在20万元以下的小额债务纠纷等8大类诉讼案件,一律引导当事人通过“一码解纷”诉前调解。运行健康码机制,引入“健康绿码”概念,设置“五色调解码”,可在线提交立案申请。推动在线司法确认,建立司法确认联络员和调解协议反馈机制,定期梳理司法确认案件的类型、数量、效果等,提高诉前调解成效。

数据赋能,实现调解资源数据“一码联动”

强化部门协同,推进“一码解纷”与“智慧法院”“智慧淮安”等深度对接融合。推动数据共通共联,由市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市法院、市司法局等单位下发“一码解纷”工作实施意见及3项具体制度,打通与江苏“微解纷”“i淮安”等信息平台通道。畅通数据分层流转,各单位通过“一码解纷”平台接收到的矛盾纠纷,按时处置化解, 24小时内响应率达到100%。实时进行分析预警,推动构建“一码解纷”的云信息库, 强化数据分析对矛盾风险态势发展的评估和预测预警。

融合共通,实现诉与非诉机制“一码对接”

与司法、公安、工商联、工会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建立10余个诉调对接平台,形成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有效对接诉调联动单位,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诉调对接中心,配置“一码解纷”平台系统,推动诉调对接和调解指导工作。有效对接基层网格中心,以市域社会治理“三中心一站点”为支撑,与基层自治组织、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对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法院积极配合的争议调解工作“一盘棋”格局。有效对接人民调解机制,建立“一码解纷”调解员名册制度,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等担任调解员, 名册信息由诉讼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提供给社会群众,方便当事人查询。融媒体记者 叶列 通讯员 淮政法

标签:
责编:邵佳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