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长勺在手,“画”出可以吃的艺术品
2022-07-26 09:29:00  来源:淮海晚报  
1
听新闻

7月29日下午2点半,让我们相约在淮安农村商业银行(清江浦区水渡口大道金融中心),跟着记者一起学习糖画制作技艺。

糖画,本为民间的一种小买卖,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食品,也是中国儿童的传统玩具。糖画,顾名思义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用来浇铸造型。

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

作为一门具有千年传承的绝活,糖画在现代社会更加大放光彩,小到庙会街头、大街小巷,大到民俗展会、文化交流等均有糖画艺人的身影出现其中。看着一个个晶莹通透的糖画从民间艺人手中诞生时,不仅能使人欣赏到民间艺人的表演,还能勾起很多人儿时的甜蜜回忆。

本期“跟着记者看非遗、学非遗”,特邀请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传承人戴武林亲自授课。戴家世代做糖画,戴武林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糖画技艺,系家族第三代传承人,他承袭传统熬糖技艺,擅长花鸟虫鱼及人物画制作,手法圆润细腻,具有肌理效果。并且在手法上创新“刮片”技法,让糖画更加逼真、美观,同时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独创不化的糖画,装裱成艺术品,长期保存,现有许多不化工艺品被市文化馆收藏,常年供人们参观、欣赏。

7月29日下午,跟着戴武林老师一起学习糖画制作技艺,现向社会征集20名学员。报名热线:13645232882 15751395532。入选学员以报名先后顺序为准,主办方将会电话通知确认。

本次报名没有成功的市民,也无需过多遗憾。今后我们还将走进街道社区、走进商场企业,举办多场“跟着记者看非遗、学非遗公益活动”,一起携手共同宣传淮安非遗,展示淮安非遗,学习淮安非遗技艺,传承传统文化。融媒体记者 何剑峰

标签:
责编:邵佳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