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领略撕纸画的创意和精彩
2022-07-25 10:43:00  来源:淮海晚报  
1
听新闻

“跟着记者看非遗、学非遗”公益活动走进港口社区

清江浦楼、淮海戏人物……一张张五颜六色的卡纸,经由双手撕成形状各异的纸片,将其组合粘贴,便成了创意十足的撕纸画。

7月23日上午,由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淮安农商银行、淮安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走进淮安非遗,传承传统文化”——“跟着记者看非遗、学非遗”公益活动,来到清江浦区清浦街道港口社区。淮安市非遗项目撕纸画第三代传承人唐玉娟,带领30余名市民学习撕纸画技艺,领略撕纸画的创意和精彩。

感受非遗文化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撕纸画,知道这里有活动就立马带着孙女报名参加了。真的太有趣了,是一次神奇的体验!”市民许正银说。活动现场,看着亲手撕出来的作品,与许正银有同样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

“在制作撕纸画的过程中,要先在心中想好自己想要的形状。”唐玉娟一边说,一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彩色卡纸慢慢示范起来。只见她撕了三五下,一个小巧玲珑的“爱心”便出现在手上。唐玉娟行云流水般的操作让在场的大朋友和小朋友都跃跃欲试。然而,大家很快就发现,撕纸看起来容易,真正操作起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听完唐玉娟的讲解后,8岁的杨皓宇拿起卡纸小心翼翼地尝试起来。只见他左手捏着纸片,右手微微颤抖、一点一点地慢慢移动着向下撕。撕完展开,看着毛糙的纸片边缘和凹凸不平的纸张轮廓,杨皓宇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用指尖撕,纸边会比较整齐,方便用来塑造形象。”在唐玉娟的指导下,杨皓宇终于将一个大大的手撕“爱心”展示在大家眼前。经过唐玉娟的指导,大家都能独立完成一件属于自己的撕纸作品,虽然轮廓毛糙,但不失艺术美感。

丰富暑期生活

“撕纸画的最大魅力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去创作,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力,以纸为墨,以手为笔,创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撕纸作品。”唐玉娟的话一下子激发了大家的创作欲。

今年9岁的林安琪拿出一张蓝色卡纸,两边对折,左手拿着纸张灵巧转动,右手指尖配合着稍稍用力撕出一条波浪线,一片蓝色“天空”便诞生了。“蓝天白云交相辉映,草地上还有许多小朋友在玩耍,在小朋友身上还专门贴了爱心。”林安琪激动地讲述着亲手制作的撕纸画的含义。林安琪平时比较喜欢画画,喜欢用不同的颜色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想法。看着女儿精心制作的撕纸画作品,林安琪的妈妈倍感欣慰,更希望女儿的假期生活因此更加丰富多彩。

“巴啦啦小魔仙的魔法棒,就是爱心形状!”这是幼儿园小朋友罗一一的创作灵感。他与妈妈王莉一起,将三颗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爱心”一层层地叠加起来,在“爱心”底部粘贴上由黄色卡纸撕出的“魔法棒”手柄。“没想到用手随意撕出的纸片就能变成一幅画,以后在家里也要和孩子一起制作撕纸画,丰富孩子的暑期生活。”王莉说。

传承撕纸技艺

“让我们一起学习非遗,共同努力传承撕纸画技艺!”作为淮安非遗项目撕纸画的第三代传承人,唐玉娟近年来经常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去生动的撕纸画艺术课,让更多孩子学习撕纸画技艺。

“撕纸画,可以以手为笔,以纸为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报纸、海报都可以拿来创作撕纸画。”看着唐玉娟用各种纸张撕出来的作品,在场市民啧啧称奇,连连惊叹。为了让大家在此次活动中更好地感受撕纸画技艺,唐玉娟在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她精心挑选色彩鲜艳、相对容易撕扯的纸张,以此吸引初学者的注意力,同时降低撕纸画制作的难度。唐玉娟认为,做好撕纸画非遗项目的弘扬和传承,首先要让初学者对撕纸画初步了解,激发他们对撕纸画的兴趣和创作欲。

“撕纸画技艺很神奇,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撕纸画,也让我对撕纸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非遗的迷人之处。”市民尤希敏认为,这种不同群体都能参与的非遗活动走进社区,能让更多人了解到身边的非遗技艺。非遗融入百姓生活,焕发别样的生机和活力,希望这样亲民的非遗活动能经常举办。融媒体记者 秦艳艳 高婷婷

标签:
责编:邵佳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