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采取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执法体系、推行派驻执法、实施集中监管等措施,全力推进全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早落地、早见效,加快构建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着力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水平,为淮安加快实现“跨越赶超”筑牢安全屏障。
建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淮安市制定出台《淮安市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组建市、县(区)两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延伸,做到执法重心和力量同步下移,一线执法人员占比不低于编制总量的80%。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市、县(区)两级具有应急管理相关学历、职业资格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数量占比不低于75%。
健全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厘清市、县(区)两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管辖权限,执行以县(区)为主的执法管理体制,建立并动态更新全市执法对象名录库,明确不同层级的执法范围、执法重点和执法内容,防止多层多头重复执法、下放转移执法责任。同时,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执法事项,制定《淮安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推行“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执法新模式,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创新推行重点区域派驻执法。结合地方发展实际,淮安市创新推行重点区域派驻执法模式,在工业强镇、经济发达镇等重点地区实行单独派驻执法,对其他镇分区域派驻执法,高标准建成一批标准化示范点。
聚力实施集中安全监管。整合镇街应急、安全生产、消防、燃气等监管力量,推动由“分散监管”向“集中监管”转变,形成“一支力量管安全”格局,夯实基层安全监管基础。融媒体记者 唐筱葳 通讯员 刘亚飞 张曾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