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淮安市坚持PM2.5和臭氧、减污与降碳协同治理,通过“三个强化”力促空气质量提升,打好蓝天保卫战。
强化重点区域治理。动态更新污染源清单,完善网格化监管模式,对高值区域、高值点位及时进行溯源,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全市6个国控站点建立2400余个污染源清单,均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
强化重点企业整治。制定重点行业和重点设施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整治)工作方案,推动火电、钢铁(焦化)、石化、玻璃等重点行业和工业炉窑、垃圾焚烧重点设施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强化重点时段管控。紧盯秋冬季PM2.5易超标的关键期,制定应对大气污染过程削峰行动规程,建立日分析、日检查、日督办等制度,完善空气质量异常预警和应急管控措施,切实降低不利气象带来的影响。
下一步,淮安市将围绕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率重点发力,加大扬尘治理力度,继续开展柴油货车和油品质量执法检查,加强臭氧源头治理和VOCs高值压降,切实推进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融媒体记者 黄秋怡
通 讯 员 刘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