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2021-07-06 10:14:00  来源:淮海晚报  
1
听新闻

淮安市累计竣工农房改善项目125个,4.9万余户农民告别“老破小”——

夏日的早晨,沿着247省道,来到位于白马湖畔的湖畔旺屯社区。清一色的新中式徽派建筑,两层两户连体、布局错落有致;点缀在居住组团间的景观清新亮丽,游园新颖别致,彰显自然古朴的乡村风貌;沿淮金线布局的高效农业示范带和近在咫尺的体育器材加工、服装玩具生产等企业,有效解决了居民就业问题,勾勒出一幅幸福美好的生活画卷。

自2018年9月份以来,我市以农房改善工作为切入点,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路域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工作,有力推动农业重整、农村重构、农民重塑。两年多来,全市累计竣工农房改善项目125个,4.9万余户农民告别“老破小”,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融媒体记者杨丹丹

●“住在县城的弟弟妹妹,看到我这房子都羡慕呢!”

走进社区居民陈克红的家,138平方米的房子分为上下两层,装饰一新,露台还被装成了阳光房,颇有点别墅洋房的感觉。

“原来是80多平方米的四间平房,还是1991年发大水的时候泥房子冲垮了,政府资助建的砖房,五口人居住,因为墙是空心的,时不时会冒出个老鼠洞,住着也是胆战心惊的。”陈克红说,几年前自己有了整修房子的打算,没想到就在那时候接到通知,要实施农房改善。“心里起初是没底的,因为这块地原来就是一片洼塘,什么都没有。”陈克红说,但是他对党有信心,选择相信政府,带头签了字。“我们这是一期,当时提供了两种房型,我们家拿的是138平方米的,老房拆迁补偿+政府奖励+政府让利,基本以平方米换平方米,一共就添了几万块钱。”陈克红说。自己原先是在省城打工,一个月能拿7000多元的工资,但是老母亲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又不愿意去县城住,他就回到了家乡。“现在我就在家门口的体育用品加工厂上班,站在窗口就能看到老母亲。”陈克红说,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住在县城的弟弟妹妹,看到我这房子都羡慕呢!”

待到二期建设时,社区又增加了两种可供选择的房型,更配套建设了部分暖心房。67岁的五保户张伏金就在去年10月份搬进了55平方米的暖心房。房间整洁干净,家电齐全,温馨舒适。“之前是24平方米的两间小瓦房,二十多年了,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的。”张伏金说,农房改善项目施工时,自己经常到工地上看,总算盼到房子建好了。两室一厅,户型方正,房间敞亮,也不用爬楼,非常适合老年人居住。“原来的房子置换,政府又补贴了三万多,自己只掏了几千元,房子装潢也是用村部装修剩下的材料,就贴了点人工费。没想到有生之年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真的是赶上了好时代。”张伏金说,社区里配套很方便,统一给每家规划了菜地,只需要一年一百块钱,就能吃到自己种的放心蔬菜。“还给我安排了物业上的保洁工作,一年六七千元收入,加上民政上的补助,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张伏金的幸福溢于言表。

据了解,湖畔旺屯新型农村社区分两期开发,新建农房556套,惠及周边农民近2000人。目前,已全部建成交付。吕良镇旺屯中心村党委书记唐利宝说,社区里,党群服务中心、商业街、大舞台、电影院、文体广场和农机具停放场所等一应俱全,高效农业示范带和多家企业就在家门口,满足了居民“家门口上班”的需求。依托247省道的车流和白马湖湿地公园的客流优势,这里还兴建了漕泽河·杉荷里旅游综合体,形成农房带农旅、社区即景区的发展格局。“社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引领,成立旺屯中心村党委,引进治理机制,涵养淳朴民风,新型农村社区成为现实模样。”唐利宝说。

●农房改善规划有品质,农民就近打工有收入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农房改善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牵引性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县区部门联动,建设管理统筹,质量速度兼顾,农房改善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紧扣目标引领“风向标”。尊重农民改善意愿,遵循项目建设规律,坚持三年项目和任务一起编排、一体推进,编制农房改善工作任务实施手册,明确任务书、路线图和进度表。在改善路径上,坚持“鼓励进城、引导入镇、尊重留村”,每年进城、入镇和留村改善比例基本各占三分之一。

突出品质提升“关键点”。每个县区至少着力打造一个农房改善示范带、示范镇和若干个示范点,切实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进一步健全规划设计方案市级联合审查、建设过程中第三方不间断技术巡查“双查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三类清单》,列出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30个事项,加强农房改善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提升农房改善项目品质。按照“七通九有十到位”标准,同步推进衣食住行、水电路讯、医教文保等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去年和今年分别有14个、7个项目入选省级示范项目创建名录,数量位居苏北前列。

谋划乡村振兴 “大文章”。编制《淮安市农房改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1年》,围绕全市重点打造的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特色生态休闲“三特”产业,鼓励县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园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结合“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同步配套建设1—2个特色产业项目,确保农民群众有稳定收入、村级集体能持续增收。

筑牢社会治理“压仓石”。探索设立中心村党委,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村干部专职化专业化建设,建立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所有新型农村社区全部配备专职网格员,积极推动城市物业资源下沉、模式下乡,探索社区物业自治管理、专业管理等模式。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用好督查考核 “指挥棒”。全市成立6个蹲点督查组,对每个县区家家到督查,每周一主题、每次一通报,今年以来,已开展督查巡查20余次。从今年开始在农房改善月度观摩基础上,建立乡村建设行动月度观摩推进机制,将农房改善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镇环境整治、路域环境整治、水环境整治等统筹考虑,一并谋划,一体推进,共同提升。制定农房改善工作考核实施办法,统筹好农房“建、管、营”三方面,进一步激发工作动力。

标签:农房;房子;新型农村社区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