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姑嫂关系是比婆媳关系更难解开的“疙瘩”。然而,在盱眙县马坝镇山北村,有一位名叫张能平的村民,演绎了一段长达46年的“姑嫂情”,构建了一个幸福家庭。
张能平的大姑子查秀民13岁时从牛背上跌落下来,身体瘫痪,从此卧床不起。祸不单行,一种怪病又向查秀民袭来——她的手指、脚趾连续发生溃烂。虽然去不少地方就医过,但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经济条件所限,最终没能保住她的手指和脚趾,从此查秀民便彻底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我结婚后,就照顾起了大姑子。”张能平说,婚后不久,她的公公身患重病,在弥留之际老人家牵挂女儿,久久不肯闭眼,她对老人家承诺,只要有她在,一定会照顾好大姑子。
给大姑子喂饭、穿衣服、铺床、端屎、端尿是张能平的日常。“从嫁到查家那天起,我就已经把大姑子当成我的亲人,能让大姑子生活得舒服,我做得再多也无怨无悔。”张能平说,虽然生活负担很重,日子过得很清贫,但她并不会减少对大姑子的关爱。几十年来,在张能平的体贴照顾下,查秀民从没有得过褥疮,衣服也干净整洁,头发一丝不乱。
在邻居眼中张能平是个性情温和、吃苦耐劳的好女人,在儿子眼中,她更是一位好妈妈。“从我记事起,妈妈就起早贪黑忙碌着,她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大姑,在妈妈身上我看见了无私的大爱,也影响着我要尊敬长辈,要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张能平的儿子说。
2008年,张能平入选“淮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同年还荣获“感动盱眙十大道德楷模”称号;2010年入选“中国好人榜”;2019年,张能平家庭荣获“淮安市文明家庭”称号。■融媒体记者 王夏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