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部门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步推动粮食生产、生猪产能恢复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全市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
全市夏粮丰收在望。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开展了“夺取夏粮丰收百日会战行动”,及时春耕备耕、调度农情, 推进机防机收机耕机种,夏粮种植面积478万亩,较去年增加1.5万亩。冬季气温总体偏高,小麦穗数足,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好于常年,夏粮有望获得丰收,预计总产略有上升。截至7日,全年小麦已收获126万亩,进度26%。当前全市各地抢抓夏收夏种,加强调度,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栽播一块。
生猪产能恢复较快。截至5月底,全市生猪存栏148.5万头,同比增长42.74%;累计出栏112万头,增长46.7%。项目产能逐步释放,2020年以来开工建设万头猪场项目32个,已建成投产20个,在建12个,预计年底前可全部竣工投产。全市各地正抓住生猪产能恢复机遇,推动生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今年我省在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网格化+精准监管”工作基础上,启动实施十万规模主体入网监管行动,推动纳入全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监管的主体达10万家以上,实现入网主体日常巡查全覆盖、产品质量追溯全覆盖、生产经营档案电子化管理全覆盖。当前,我市规模主体入网监管行动全面展开,截至6月初,全市入网主体2665个,占目标任务的31.3%。当前,各地实行周报制度,加快推进规模主体入网。对专项行动开展之前已入网的生产主体注册信息进行完善确认,确保做到入网主体监管痕迹化、入网产品合格证应出尽出、入网主体出证规范。同时,我市着力提高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截至5月底,全市优质农产品比重为60%,其中涟水县、淮阴区超过70%。
■融媒体记者 张小燕 管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