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日常州讯 近日,江苏省首个市级虚拟电厂监测管理平台在常州正式投入运行,可调能力超12万千瓦,有效促进微电网、储能、充电桩等资源参与电网灵活调节,助力电力保供和新能源就地消纳。
近年来,我国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绿色低碳转型迈出坚实步伐。与此同时,新能源发电高比例并网也给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虚拟电厂可以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负荷侧资源,助力电网系统保持平衡。
“作为一种促进供需协同的新技术,虚拟电厂的技术标准、市场机制和运营模式还有待深入研究,这也让部分市场主体对虚拟电厂项目建设持观望态度。”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凌燕介绍,为支持虚拟电厂建设发展,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试点建设了上述平台,提供虚拟电厂资源标准化接入、调节能力校核、运行情况监测与评价等运营管理服务功能,做好技术服务输出和管理赋能,助力地方更好培育虚拟电厂“生态圈”。
平台依托江苏省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建设了需求侧调节资源的统一接入口,并以微电网为主要汇集单元,重点聚合光伏、储能、充电桩、5G基站等非工灵活性可调节资源,目前共聚合电力用户3561户,聚合容量达到45.45万千瓦,形成可调能力超12万千瓦的实时调节资源池。
“资源的‘聚沙成塔’只是手段,能‘化零为整’调用起来才是目的,虚拟电厂的调节能力如何就至关重要了。”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吴炜说,平台构建了虚拟电厂调节能力“指标库”,对虚拟电厂的最大可调容量、调节速率、响应时间、持续时间、调节精度指标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为验证虚拟电厂调节能力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
融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智能物联、云云互联等数字化技术,平台可分钟级监测虚拟电厂及其可调资源运行状态数据,贯通了“下发调节指令-虚拟电厂平台响应-可调资源响应-执行过程监测-调节效果评估”的全业务信息链路。
以填谷辅助服务为例,7月24日上午11时,根据气象情况,预测11时至13时段分布式光伏发电量会急剧增加。为让绿电在电网用电低谷期及时就地消纳,平台下发5370千瓦的填谷调节指令。国网省综能源e+、苏文电能、万帮等6个负荷聚合商响应了本次调节,调用了储能、充电桩、可控空调、可控照明等资源进行响应。与此同时,相关执行结果数据在平台上实时刷新,一条绿色的实时负荷曲线在平台深蓝色的界面上迅速攀升,不到1分钟便“贴合”了上方的黄色调节基准线,走出了一条漂亮的填谷调节曲线,填谷顺利完成。本次调节结束后,平台快速自动生产了一份包含参与调节用户清单、平均响应量、调节电力达标率等内容的“成绩单”。
“经济调度涉及参与调节资源的任务分配问题。接到调节指令后,调动哪一类资源参与哪一时间维度的响应和交易,需要虚拟电厂运营商构建合理的经济调度和负荷模型。”吴炜介绍说,这份“成绩单”正可供虚拟电厂监测平台积累实战数据,帮助运营商用以优化模型,甚至主动参与用户侧能源管理平台建设,实现资源调用成本最小化,而收益最大化。
刘凌燕表示,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试点,常州虚拟电厂监测管理平台一方面将持续深挖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新型储能等领域灵活性资源,继续扩大可调资源池,另一方面将常态化开展虚拟电厂削峰、填谷等资源调用“实战”,支撑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虚拟电厂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健全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推动虚拟电厂规范化、常态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