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2日常州讯 “同学们,欢迎来到津津乐,和我一起探秘大豆。”1月22日,在常州市津津乐食品有限公司食育文化体验馆,首个食育课堂开课。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的30余名学生跟随企业经理姜丽英,开启沉浸式体验之旅。
这座建在厂区的食育馆,由企业出资近600万元打造而成,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于去年5月启动建设,本月正式开放。馆内,不见一句企业介绍,却是满墙大豆文化:大豆的前世今生、营养价值、制品及发明等纷纷映入眼帘。
“一粒粒小小的黄豆慢慢就变成了豆腐。”跟随姜丽英的讲解,学生张煜婷感到神奇。一旁的学生胡可歆则对“科技改变生活”有了实感,“以前做豆腐靠人工,要花很大力气、很长时间,现在机器磨豆子,流水线生产,既省力又卫生。”
品尝环节,一道道由津津乐生产的豆制品制成的美食,丰富着学生们的味蕾。“豆腐花的味道软软糯糯的,吃起来像棉花糖。甜甜的豆汁,像小鱼的魔芋结,我都非常喜欢。”学生杭谨知说。
食育正改变舌尖上的未来。随着食育课程的普及,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食育教学中,家庭农场、食品企业、农技农机站皆为课堂,劳动者、企业负责人、种田大户都是讲师。
在此过程中,深耕豆制品行业20年的津津乐,开始着力打造食育的“第二课堂”,纯粹、全面地展示大豆文化,企业工作人员即教师。“大豆起源于中国,已有5000多年栽培历史,如今却依赖进口。”总经理乔峰认为,企业有义务让人们对大豆发展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于是,“从娃娃抓起”,2019年,津津乐开始接待横林实验小学、横林小学、南塘桥小学等学校的学生。学生们通过听取讲解、实地参观豆制品生产车间,接触大豆文化。多的时候,企业一个月要接待7批学生。2021年,津津乐挂牌“常州市中小学生食育实践基地”。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食品生产车间的卫生标准比较高,学生们进入车间要换上无菌服,导致参观人数受限,加上科普、讲解也缺乏相应场地和教材。”乔峰透露。为了让孩子们来了就能学到东西,津津乐便腾出闲置土地,到各地“取经”,请来专业人士,打造食育馆,处处皆有巧思——
文化展示区播放的每一个视频,都经企业反复讨论修改,最终成形,既契合区域主题,又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大豆贸易版图富有深意,阐述着振兴国产大豆刻不容缓;食育实践区,学生可利用企业生产的豆制品食材制作美味,食育在此形成闭环……
“我们仍在探索丰富有趣的课程内容。学校或团体一旦有需要,提前预约后,我们将免费提供食育课堂。”乔峰表示,津津乐在做好企业的同时,还将全力做强文化,助力“大豆振兴计划”。(常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