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2日常州讯 记者日前在位于横林镇的跨境电商产业园看到,中淘家居、简尚家居两家横林本土企业建设的新大楼已封顶,将开启发展新篇章。
“新大楼新建车间2.5万平方米,购置各类智能家居生产设备及配套设施86台(套),达产后预计年产智能钢家具、板式木家具110万件,年产配件110万套。”常州市中淘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加林对未来充满期待。
横林镇素有“家居强镇”“外贸重镇”的美誉,当前,该镇新建绿色家居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两大园区,着力招引优质绿色家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链”上集群。
绿色家居产业,是常州经开区四大特色产业之一。去年,全区确立了“四特三新三潜”产业新格局,具体指绿色优特钢、轨道交通、绿色家居、智能电机四大特色产业,汽车电子、光电材料、新能源装备三大新兴产业,以及关键战略材料、生命健康、安全应急装备三大未来潜力产业。
产业雄起,园区助力。常州经开区正开展园区更新升级行动,打造17个特色产业园区,来承载优质企业的增资扩产、转型升级需求。“企业入驻园区,对于盘活存量资源,推进产业集聚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常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发展改革科副科长余龑钦介绍。
发挥优势,做大做强四大特色产业。
中天钢铁集团是绿色优特钢产业的代表企业,正加快建设绿色优特钢产业园,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用钢、核心零部件用钢、军工用钢等“特、精、尖”产品。
轨道交通产业园内,中国中车科学家、常州市首席专家万升云工作室,常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戚研所轨道交通新材料研发中心,交铁认证轨道交通检验检测认证中心等载体平台相继落户。
“这些载体平台聚合设计研发、试验验证、运营调控、维修保养等增值服务,拓展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远程运营维护等新业态新模式,助力轨道交通产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常州经开区科技金融局副局长蒋洁艳说。
作为轨道交通产业的配套企业,常州恒鼎轨道科技有限公司从上海搬迁到了轨交园附近,“这里离产业链更近。”企业副总经理白艳透露,目前恒鼎每年以20%的产值增长,专注于国产化替代的研发。
紧盯趋势,做优做精三大新兴产业。
高质量的光电材料上下游企业落户各大园区,德创光电新材料研发中心、“硅基集成超窄线宽激光器的研发与产业化”等一批项目加速推进。
德创光电新材料研发中心项目落户宋剑湖创新智慧港。“经过3年研发,公司实现了国家重点支持材料——异方性导电膜的国产化生产,计划投资1亿元在宋剑湖创新智慧港打造2500平方米的光电新材料研发中心。”常州德创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说。
“硅基集成超窄线宽激光器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落户东方三新产业科创园。“超窄线宽激光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公司研发这款产品,就是为了突破‘卡脖子’技术。”清华大学校友、常州灵动芯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晖说。
着眼未来,布局培育三大潜力产业。
江苏金陵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落户数字经济产业园,购置箱体桁架生产线(中井机器人)、加工中心等国产设备56台(套),可形成年产阀门驱动装置2万台及防爆电气设备5000台的生产能力。
常州优凯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派斯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等生命健康企业相继入驻数字经济产业园。“公司购置厂房3500平方米,成立研发技术中心,进行技术孵化,提供医药定制开发、生产服务。”常州优凯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春柱说。
“瞄准‘四特三新三潜’产业新格局,我们将大力招引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入园,好中选优组建产业链条,‘招龙引凤’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常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江说。(常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