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月20日常州讯 “大强、阿芳,快进来坐!”“小峰,和老妈一起来啦。”1月2日早上7点,横林镇余巷村活动室门前,一群“蓝马甲”热情招呼着赶来参加活动的村民。
特别的是,这些村民有的拄着拐杖,行动不便;有的上了年纪,却仍需家属陪同;有的交流困难,一句话要重复几遍才能听懂。他们,都是精神障碍患者。
2023年,横林镇德康驿站成立,引入第三方家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日常运营,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集中康复的阵地。“部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散居在农村,身体不适且交通不便,为此,我们把一周一次的康复训练下沉到各个村社区。”德康驿站康复师费学良说。
于是,德康驿站流动课堂开始把关爱传递到横林镇的每个角落——
“大家伙儿,每个人领10块钱到村里的菜场买菜,看谁买的种类更多。”费学良喊着。
“我们要点肉丝、洋葱,再来块豆腐。”大强和妻子阿芳率先出门,蹲下身与菜贩讨价还价。夫妇俩是康复的“常客”,在反复的训练下,逐渐掌握了买菜技能。
45岁的小峰患有精神障碍并伴有肢体残疾,母亲拉着他一路观瞧,走到豆腐的摊位前,母亲掏出钱,给儿子示范买菜步骤。小峰学习模仿,独自买到了红枣。
余巷村村民姚建萍带着老黄一起,成功买到芹菜、菠菜、鸡蛋等8个品种。“作为老黄的邻居,我也想帮帮忙。这些菜有荤有素,回家烫一下,方便好吃。”
志愿者陶婷婷边观察每个患者的买菜过程,边记录在笔记本上,她告诉记者,横林镇德康驿站自创的“买菜疗法”可以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接触社会人群,逐步恢复正常交往的能力。
康复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拿着笔记本,和常州市德安医院精神康复科康复治疗师王文婕一起入户走访,并开展躯体康复、认知训练、家庭服药等指导。
“你的陶姐姐来了,快下来喽。”看见志愿者们上门,大强喊女儿小静下楼。
原来,大强一家三口都患有精神疾病,夫妇俩症状稍轻,能正常交流,女儿小静则内向自卑,极少出门。近半年,频繁的入户指导,让陶婷婷成了她的朋友。
“我给你带了一顶蓝色的鸭舌帽,最近有坚持按时吃药吗?”陶婷婷把帽子给小静戴上,揉了揉她的脸。小静憨憨地笑着,微微点了点头,几乎不说话。
仔细查看药盒后,王文婕叮嘱道:有时间要去医院复查,适时调整服药剂量。然而,余巷村与距离最近的横林人民医院之间,相隔7公里,即便乘坐公交车,也要花上半小时。对于大强一家,连出村都是难事,更何况上医院进行治疗。
不仅精神障碍患者出门康复难,这类群体的家庭更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走进小峰家中,房屋的墙壁斑驳,上面布满了裂缝,前院里只放了几张椅子。
每天早晨,父母都会给小峰做好早饭,然后中午再回家做午饭,这样的习惯持续了近40年。而小峰长期窝在家,医院,是他去过的最多也是最远的地方。
“平常要帮妈妈干些家务活,扫扫地、洗洗碗。”费学良拍着小峰的肩膀嘱咐,同时宽慰着小峰母亲,“遵照医嘱坚持服药,慢慢来,总会越来越好的。”
学习买菜、学习自我介绍、学习乘公交车,学习做些手工活……目前,常州经开区建成德康驿站4家,实现“德康驿站”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区域全覆盖。驿站围绕精神康复、心理辅导以及辅助性就业,促进残健共融,成为了“小峰们”的第二个“家”。
“全区共有1900余名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出行不便、认知不足、经济条件受限,他们大都接受不到长期的专业治疗。”常州经开区社会保障局民政科副科长韩昊霖表示,在回归社会的路途中, 外界的接纳程度也是一道需要跨越的坎。(戎易 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