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0日常州讯 横林镇,旧称“古槐滩”,因水而生,依水而兴,是千年水乡古镇,也是常州东部经济重镇。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碧水蓝天的殷切期盼,横林镇聚焦水域环境治理,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中大步前行,以“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做好治水“必答题”,写好“水文章”。
各类工程稳步推进,以项目之“进”促水体之“净”
近年来,横林镇坚持水岸同治、标本兼治、控源截污,依托债券项目,实施多项工程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约2亿元。加固了京杭运河、北港河等2条外河堤防;整治了杨岐内河、顺通河、狄坂内河等20条河道;新建朝阳路、横玉路、东湖路等19公里污水管网,管网累计已建成89公里,企业接管率达90%;治理了杨岐村、姚家村、许家村等107个自然村生活污水,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80.3%,其中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100%。
此外,横林镇聚焦镇域内重点河道,总投资约5000万元,启动黄桥港综合整治工程。清理河道淤泥21.72万立方米,建设生态护坡4.2公里,新开河道1.3公里,新建污水管网5.7公里,实施25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67家企业污水接管及15座公厕的改造提升,新建高标准粮田756亩,全面提升了流域水质和林草覆盖面积,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并被认定为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
黄桥港整治前
黄桥港整治后
专项整治铁腕出击,让治理之“勤”换水源之“清”
为有效削减工业源总磷入河(湖)污染负荷量,扎实推动太湖综合治理工作,横林镇积极开展涉磷行业专项治理,全面推动重点企业减排,完成了213家涉磷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整治。
在治理过程中,为更精准、更科学地向企业提供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环保水平的对策措施,让企业进一步明确“如何整”“整到位”,横林镇多措并举,将整改服务“送到家”。一是制度到“家”,根据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编制的《涉水环保提升操作指导手册》,结合本地企业特点,编制了《横林镇涉磷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实施方案》,并向企业发放了钢地板、钢管(酸洗)、表面涂装等行业提升操作指导手册,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企业明晰整治内容。二是指导到“家”,委托第三方专家对企业开展现场核查和指导工作,从环保手续、取用水情况、废水接管情况、工艺装备水平、废水收集处理水平、生产现场跑冒滴漏情况、内部管理现状七个方面共57项检查内容对企业的“问题症结”精准把脉,敦促企业整治提升。三是培训到“家”,召开全镇涉磷企业专项整治培训会,解读政策要求,部署工作要点,解答整治疑惑,让企业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也有“术”。
企业现场指导
人大代表与河长同行,将百姓之“忧”变水质之“优”
落实绿色理念,践行生态环保,横林镇组建了“清绿志愿者”队伍,不断汇聚绿色发展的微薄之力,助力绘就绿色横林的壮丽版图。人大代表便是“清绿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
守一方水土,护一方生态。近年来,横林镇组织镇人大代表多次开展“巡河问水”活动,不断夯实河长制工作基础,切实营造人人参与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镇人大代表们持续关注黑臭水体治理问题,察看河道清淤疏浚、内外排口、垃圾清理及河道岸坡等情况,并在监督过程中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向政府提出了多条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河道巡查中,也积极向群众宣传河流水域保护意识,及时劝导和制止污染水体的行为,提高广大群众保护水体的自觉性。
结合河长制工作,对33条约131公里的河道圩堤进行长效管护,通过河长云APP开展巡河护河,今年已累计巡河近3000次。红联村成功创建首个村级河长工作站,共创成幸福河湖5条、生态河道3条。(刘昊 劳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