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日常州讯 深秋季节,走进美丽南兰陵村,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墙绘为乡村增添了更多色彩和活力;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展现出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一颗颗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一步一景,宜居自在的乡村图景正在南兰陵百姓身边徐徐展开。
而这与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的努力息息相关,他们深入乡村的每一寸角落,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彰显新时代人大作为,激发人民创造活力,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彰显美丽乡村新风貌。
为民办实事,建设美丽家园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南兰陵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区人大代表周萍艳为进一步督促相关部门抓紧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有力认真履职,她用脚步丈量村里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村里的路、灯、环境都被政府弄得这么好,如果我们不把自家环境搞好,村里再美再好也没人愿意来,我们不能给村里拖后腿。”南兰陵村村民郑小丹说道。为了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周萍艳创新探索卫生整治,开展全村家庭卫生评比、积分制考核等。在她的带领下,南兰陵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河道整治、道路升级等工作。曾经卫生差、环保意识不强的村庄,如今乡村大变样,人居环境大改善,“面子”和“里子”都有了,已成为新北区美丽村庄示范点。
为民做桥梁,听民声解民忧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哪里有民生“痛点”,哪里就是治理发力点。失独困难户、农民工讨薪、残疾人就业等民生问题,一直萦绕在周萍艳的心头。为发挥“两代表一委员”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特点和优势,周萍艳充分利用区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身份,起到中间人的作用,替人民进言,为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发展献良策,大力推动解决百姓们各种难题。
与此同时,为彻底解决百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区人大以及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带领下,各级代表们纷纷成立调研小组,围绕不同主题深入乡村开展走访接访群众、视察民生工程、普法宣传等活动,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对于民生问题,一定要明确锁定靶向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擦亮代表身份,使巧劲、用韧劲,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只有用实际行动架起干群连心桥,才能托起百姓的幸福梦。”周萍艳说。
为民献良策,振产业促增收
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大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南兰陵村土壤疏松肥沃、水利条件优越,是优质农产品生产区。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策略,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专题调研,为南兰陵美丽乡村发展献计献策,把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送到农民手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服务着、奋斗着、奉献着。
如今的南兰陵,坚持走好农业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之路,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扩大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并形成规模效应。截至目前,全村现有现代绿色有机蔬菜基地600亩、花木种植基地2100亩、特色果园350余亩,2020年农产品销售产值达到29150万元,有效实现了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人大代表根在人民、来自人民,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这是人大代表坚守的初心。在乡村振兴这场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只有深调研、代民言、解民忧,立足自身优势,发挥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融入乡村振兴主战场,才能擘画出乡村振兴新蓝图。(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