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常州经开区:冲刺四季度 聚势发展风正劲
2023-10-18 09:15:00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0月18日常州讯 重点项目拔节生长,智能车间机械轰鸣,自动化生产线“火力全开”……进入四季度,以招商引资为着眼点,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着力点,铆干劲、蓄后劲、强韧劲,勾勒出常州经开区奋勇争先的火热图景。

产业发展有韧劲

位于横山桥镇的绿色涂料集聚区桩基先行,即将搬迁至此的常州威斯敦粘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亮同样干劲十足。国庆期间刚给客户做了中试,下周又要奔赴外地洽谈。最近一段时间,他和团队扑在超耐盐雾涂层材料上,帮助太阳能组件在严苛应用场景更加稳定使用。

威斯敦已在常州经开区发展4年,计划投资7200万元,在绿色涂料集聚区新建厂房1万平方米,年产光伏和新能源用涂层材料2万吨。张亮表示,之前与代工厂合作生产,入驻以后将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研发成果能更快落地。

同样看中绿色涂料集聚区的,还有江苏鸿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解亚千说,今年将在常州经开区投资1.5亿美元,打造鸿钜新能源锂电精密零部件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年产3100万只/套动力电池配套精密结构件,新增销售年约10亿元。

“我们的新能源锂电专用特种涂料项目,是又一个重点配套项目,主要将鸿钜集团实验室里关于先进涂料的技术储备产业化。”解亚千说,他们将涂层作为替代材料,开发了新的锂电池组装工艺,提高了锂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生产过程中的效率。从市场端看,常州目前在建已建的锂电池产能,大约相当于26万吨该涂料的市场,中期来看市场将更大;从生产端看,横山桥是“涂料之乡”,人才基础和产业配套很强,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记者了解到,绿色涂料集聚区一期工程今年被列入江苏省重大项目库,总规划面积约650亩,总规划产能60万吨。该园区被赋予全省先行先试的使命,入驻企业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

横山桥镇经发局局长陈家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镇涂料企业24家,不到过去的三分之一。预计到2025年,企业数不超过15家,但总产值要提升30%。

百亿强企方阵加快培育,千亿产业集群呼之欲出;“四特三新”动能澎湃,23个特色产业园区风生水起……瞄准新能源、高端装备、新医药等关键领域,常州经开区持续发力。在日前集中签约的50余个项目中,新能源产业及相关项目就有13个。随着常宝钢管、华亚铝业、宇鹰、青岛固拓等一批项目建成达产,将为下游企业提供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稳定的配套服务,并有力带动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促进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项目建设有干劲

许多落户常州经开区的企业,在感受到产业发展韧劲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了服务的“拼”劲。

不久前,常州经开区首家“精诚办”政务服务便利点落户恒耐创智天地产业园,为新入驻企业提供企业开办、项目建设等帮代办服务。区、镇行政审批局主动对接靠前服务,梳理出首批15个服务事项,包括企业开办、变更,项目备案、环评、能评以及税务、社保、医保、公积金等高频事项,编制帮代办工作指南,建立帮代办工作机制。

便利点由区、镇、企业三方共建,日常由恒耐集团负责企业办事咨询、事项申报辅导、代收办理事项的申报材料,常州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横山桥镇行政审批局定期派出审批骨干人员参与。三方建立联动机制,企业有集中需求的事项,由区、镇行政审批局到园区进行集中辅导或审批申报。

秉承“项目为王”理念,常州经开区从项目洽谈到签约落地,各部门定期召开调度会,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建设手续“容缺”办理,保障项目开工建设;宣讲省、市、区有关支持奖励政策,协助企业积极申报;协调区域内空置厂房资源,保障项目投产前产能稳步提升,抢占市场份额。

精准滴灌,开启项目建设“加速度”。今年以来,常州经开区3个省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8.4亿元;31个在库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109.16%;新开工的区级重点项目,全年预计达60个。

发展沃土有后劲

拿出标准“顶格”、状态“满格”、服务“升格”的姿态,把企业当作自家人,把项目当成自家事,实施全流程“跟踪式”服务,持续完善用地、用工、用能等全要素保障。

“从拿到土地产权证到取得项目施工许可证,仅用5小时。”在德国和柔工厂建设现场,企业负责人宋俊杰对高效服务赞不绝口。近期,项目争取竣工备案就能拿到不动产权证,全力以赴抓投产达产。

随着中国中车新能源风电传动系统产业化基地、江南集团总部大楼、恒耐科创产业园二期、新磁高性能铝永磁、大型高速及五轴龙门加工中心生产基地等大项目落户或开工,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为植好营商环境“林”,破解难点、痛点和堵点,常州经开区开展专项行动,持续优化政策供给,推动集成式服务等措施。企业开办只需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2个工作日、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30个工作日,“拿地即开工”快速审批,营业执照、立项等证明材料免提交;企业业务一窗受理、套餐式办理,全部事项办结缩减至0.5个工作日,办件材料和时限均减少50%……通过“随时办、网上办、帮代办”,打好项目服务“时间差”,更好解决企业“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让各类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便利与实惠。(常景轩)

标签:产业发展;常州;重大项目
责编:季昱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