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常州经开区:文艺轻骑兵全民“艺”起来
2023-10-16 16:52:00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0月16日常州讯 “望月怀远话团圆”群众文艺汇演、“书院有戏”潞城书院国庆特别活动、“践行二十大 启航新征程”常州市原创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刚结束的中秋国庆假期中,近50场文化艺术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在常州经开区轮番上演。

从农村基层到城市舞台,从工厂车间到学校课堂,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文化力量“燃”起了民间精彩。

群文队伍遍地开花

舞蹈《芦花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十八相送》、说唱《运河清风廉润万家》……由丁堰街道梅港社区主办的“情满中秋礼赞国庆 清风康韵共话幸福”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幸福来敲门文艺汇演,日前在运河公园滨水舞台上演,赢得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记者了解到,“演员”大部分是梅港社区的居民。该社区共有6支文艺队伍,200余人参与。其中,真情舞蹈队是社区今年发展起来的健身舞队伍,有成员50余人。“原先这些广场舞爱好者都是各跳各的,不成体系,于是我们召集了牵头人,由她们挑选成员,组成专业队伍。”梅港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姜必君介绍。

银发戏曲艺术队成立近20年,现有成员18人。团队成员平均年龄65岁,多是已退休的企业职工和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等。何雅华是这支队伍的发起人,退休前在原戚农村担任妇女主任。为办好这支艺术队,她特地报名了老年大学锡剧班,持续“充电”。

唱戏、舞龙、打腰鼓、走秀、跳健身舞……今年梅港社区有个新目标:打造一支百姓乐队,把四季的旋律“唱”进居民心里。社区将常态化提供排练场地、培训指导、硬件设备等,全面丰富辖区居民文化娱乐生活,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横林镇在全面提升群众生活条件的同时,不断塑造文化标签——成立音舞协会、戏曲协会两大业余群众文化团队;为群众自发组建的6个艺术团、16个健身团队提供舞台;开展村BA、广场舞展演、非遗文化展演等活动,持续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金秋十月,全镇计划开展20余场戏曲下乡活动,持续让戏曲进农村、文化润民心。

“全区共登记备案业余文化团队55个,其中星级团队40个,共有6支省级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常州经开区社会事业局文体旅科科长季春凤介绍,考评小组每年对年度考核合格的业余文化团队进行星级评定,发放奖补资金,从而支持培育业余团队发展,带动区域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

戏曲文化传承创新

戏曲艺术流传至今并仍生机勃勃,“传帮带”功不可没。今年7月初,40多名越剧票友聚集到常州经开区,成立欣韵戏曲文化剧团。

“我从小在潞城长大,这里的戏剧氛围浓厚,就跟着爷爷奶奶听戏曲。”团长杨玉新是“越痴”,小时候一台半导体成了她踏入戏剧之门的引子。2008年,机缘巧合下,36岁的她结识了当时常州文化宫团长胡小毛和导演徐亚萍,从此走上了学习越剧之路。

因为热爱,多晚都不算迟。专注台词、身段、唱腔时,杨玉新的工作压力得到释放,曾去浙江嵊州等地参加培训,更深入理解越剧文化。2010年左右,她有了第一次演主角的机会——在大戏《红楼梦》中扮演小时候的黛玉,“当时市区有一些演出机会,我们是自筹资金拍一本戏,自己找导演老师,一边工作、一遍跑演出,周末和晚上时间就用来学戏、排练。”

今年6月,杨玉新受邀在新怡华广场演出折子戏。一下场戏迷就围住她,表达看大戏的诉求。“我们的表演在潞城那么受欢迎,为什么不把越剧文化向乡镇推广呢?”成立社团后,杨玉新首要工作就是排戏,一口气复排了《五女拜寿》《红楼梦》等5本大戏的全本。

由于没有排练厅,整个夏天,杨玉新和团员到处“流浪”借场地,健身广场、学校体育馆都是排练场,常州市、武进区两个锡剧团也给予场地帮助。“更多时候,我们的团员常常在家独自对着镜子练唱,背台词、走台步、练身段,举手投足都要有韵味。”杨玉新说,即便常常面对不确定,剧团成员依然没有忘记初心——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和孩子,了解和喜欢上越剧。

上个月,剧团首次在常州工人文化宫演出《五女拜寿》,常经开近80人的戏迷组团去看表演,现场座无虚席,抖音上也有近2万人在线观看。当月,《红楼梦》也顺利演出,同样收获好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杨玉新说,每次演出,大家都要总结自己的不足、关注大众的评价,这样才能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表演,“如果有想要学习的年轻人,我们也愿意接纳,先打基础,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尽一己之力。”

群文品牌精品迭出

近年来,常州经开区大力实施文旅惠民工程,促进文化繁荣,打造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与公共文化空间,培育常年活跃于基层的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和推广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2018年起,常州经开区连续举办5届运河文化节,参与群众超10万人。在运河公园,每个季度都有特色活动,春季有年俗活动,夏天有运河夜肆、摇滚音乐节、运河小剧场等,今秋将举办第六届运河文化节。此外,常州经开区第二届文化旅游节、宋剑湖文旅节、“古运新生活力之夏”群文活动、惠民巡演等近20场文旅活动,吸引众多年轻人打卡。

今年以来,“经开有yue·你我同行”戏曲下乡惠民巡演、优秀群众文化惠民巡演、“新声代、Yi起来”市民文化乐享季、“我要上村晚”选拔赛、群众文化原创作品大赛等活动精彩纷呈,让百姓看不够、乐不够。

让文艺作品“沾泥土、冒热气”。近年来,常州经开区组织文艺创作采风,举办群众文化原创作品大赛,推出《五月的村庄》《红色的火车头》《小康路上领路人》等一批精品力作;器乐《玉龙引——梦回青城墩》和歌曲《五月的村庄》获常州市首届公共文化“青果奖”……(常景轩)

标签:常州;队伍;群众文化
责编:季昱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