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2023年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收官 基民吐槽:说好的牛市咋没来?
2023-08-09 15:32: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日前,备受瞩目的2023年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收官。从公开的数据看,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整体盈利超过1400亿元,不过一季度的“成绩”明显好过二季度,据天相投顾统计显示,纳入统计的17619只公募基金,一季度整体盈利3611.65亿元,但二季度的亏损达到2200.83亿元,明显影响了2023年上半年的基金赚钱效应。这其中,尤以权益类基金跌得最惨。

有人在AI和中特估板块里“狂飙”,也有基民在旧赛道里纠结

上半年,基民的强预期在弱现实面前扑了个空。“85后”市民汤先生吐槽,“一季度市场喊着复苏预期,我持有的两只基金主要布局在电力设备板块,虽说没赚,倒也没亏;原盼着二季度能‘回点血’,谁曾想它能浮亏近20个点。”汤先生调侃道,说好的今年要实现“困境反转”呢?连续亏了近两年,都快被“腰斩”了。

即便是记者采访的一众基民中,心态颇稳的老基民高先生,也坦言今年的心情很难不受影响,“目前重仓的依旧是医药、新能源、消费、科技等主题基金,基本没有调仓,今年的策略依旧是逢跌小批买进。二季度以来,我持有的几个产品中跌得最难看的还是医疗和新能源主题的,虽说有心理准备,也打算长期持有,但眼下这个行情实在太磨人了。很多时候,跌得我连学习的动力都没有了。”

说好的牛市没有来,但今年上半年AI的火是实实在在点燃了。常州市一长期关注市场的业内人士李晔兴表示,今年上半年结构性市场行情较为明显,主要由AI和中特估两条主线引领行情,上半年要是没“踩对”这两个板块的基民,大概率会面临亏损。尤其是二季度宏观经济延续弱复苏的态势,诸多行业的需求恢复不如预期中强劲,使得权益类基金业绩承压明显,这其中尤以布局了新能源、消费、医药等旧赛道的基金表现多差强人意,也因此以配置权益类基金为主的基民,心态会比较纠结。

有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权益基金亏损占市场全部基金亏损的97%以上。其中,纳入统计的7489只混合型基金和3180只股票基金合计亏损达到3445.28亿元。多家以主动权益类投资为主的头部基金公司亏损严重,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中欧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招商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二季度利润亏损超过100亿元。

债基、ETF市场规模不降反升

本以为市场持续演绎极端行情,热点板块快速轮动下会“劝退”很多投资者,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二季报的披露完毕,不少基民发现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7万亿,相比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的规模大幅增加上万亿元。

对此李晔兴分析,就二季度来看,股市、债市走势再现“跷跷板效应”,就在股市持续调整的同时,债市反而出现了一波“小阳春”。基金业务格局也随之出现新变化,在股票型基金规模整体缩水之际,债券基金成为规模增长的主力军。市民马小姐也证实,去年买入的一只债基,捂到今年二季度已经翻红,截至目前,盈利已经超过了4个点。马小姐表示,在她配置的一众基金产品中,债基也是必不可少的产品之一,“不指望它赚多少,但至少能起到压舱石的作用,以后或多或少还是会补一些的吧。”有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债券型基金规模环比增幅和增长金额分别为9.5%和7096亿元,几乎占据了公募基金规模增幅的七成。

另一方面,被动型指数类产品,近期也出现“越跌越买”的短期交易特征,这在ETF基金的规模上表现最为明显。按照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股票型ETF份额合计1.10万亿份,资产净值合计为1.24万亿元,分别较一季度末的0.93万亿份和1.13万亿元环比增长18.3%和9.7%。这表明股票型ETF市场份额的增长抵消了净值下滑的影响,推动ETF资产净值规模不降反升。

在当前时点,如何配置基金?

经历了“五穷六绝”的日历效应,刚刚过去的7月市场趋向好转,尤其是7月末A股市场连续上涨后,基民们翘首期盼着下半年能“翻身上岸”;而当下时点,该如何配置基金也成为基民们关注的焦点。

对此,李晔兴分析,权益市场进入下半场,最大的变化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的表述超出了市场预期,受此利好影响,市场对政策预期升温。

展望下半年,行业结构有望迎来再平衡,TMT板块的超额收益或将收敛,券商、消费、基建等顺周期板块有望跑出超额收益。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建议投资者从自身实际出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配置,不押注单一板块,从组合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资产配置。“虽然上半年市场不乏短期业绩不错的基金经理,但长期来看,并没有单一市场风格或投资策略能够成为常胜冠军,今年公募基金业绩表现再次印证了这一点。”李晔兴说道。

记者 马静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