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中压发电车成功并网,电力供应一切正常!”8月7日早晨7点,在溧阳市昆仑街道毛场村附近,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首次利用“不停电作业+中压发电车”模式对10千伏杨庄113线17号到39号杆开展配网改造施工。随着现场工作人员发令,中压发电车为800余家商户和居民开始供电。
为配合芜申线航道溧阳段拓宽改造工作,完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对芜申线三级航道周边的10千伏杨庄线113线17号到39号杆实施杆线入地改造,将原本的架空线路拆除改为电缆入地埋管。
“如果采用传统的停电施工方式,就会对周边的昆仑汽车城、开发区昆仑村小区等800余家商户和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运检服务分中心主任孙晓峰表示,为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可靠供应,坚持“能带不停”的工作原则,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组织多部门多次开展联合现场查勘,最终引入中压发电车设备,采用“不停电作业+中压发电车”的配网施工模式开展此次线路改造工作。
据了解,中压发电车作为一种集柴油发电机组、10千伏高压盘柜、柔性电缆为一体的车载式可移动分布式电源,当接入配电网后,它就成为了一个大型“充电宝”为线路上的用户提供电力供应。经前期测算,10千伏杨庄线113线日最高负荷在509千瓦左右,完全符合此次中压发电车使用的功率要求。在现场施工开始前,工作人员就将线路负荷在“无感知”的状态下进行了切换,由中压发电车提供电力供应。最终,经过3个小时的现场施工,10千伏杨庄线杆线入地施工顺利完成,中压发电车保供任务圆满成功。
“下一步,我们将把中压发电技术纳入到常态化配网施工手段中去,力争将电力线路改造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小,为持续提升溧阳电网供电可靠性提供有力支撑!”孙晓峰说道。(项大卫 彭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