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常州经开区:这里的老人们有些忙
2023-07-28 15:47:00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7月28日常州讯  除了一杯茶、一份报,退休在家的老年人还能做什么?

常州经开区丁堰街道丁堰社区的老人们给出了各色答案:参与社区调解、开展志愿服务、当楼道“红管家”……这里的老人们都有些忙,他们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

“大家静下心来,先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7月13日,丁堰社区第一网格党群直通站内,老人荆霏为在场的老年朋友们播放了公益宣传片《大自然在说话》,一场关于环境保护的沉浸式宣讲活动就此展开。

影片结束,荆霏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现实意义、四类垃圾桶的投放标准等,并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迷你垃圾桶和卡片,和大家现场互动。“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非常通俗易懂。”沉浸其中,居民朱爱娣既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又过了一把“游戏瘾”。

说起来,荆霏并非专职宣讲员,只是一位普通退休职工。但她的身影,时常出现在丁堰街道的企业车间、学校课堂、社区道德讲堂中,向居民们宣讲养生知识、传统文化、优良家风、党的创新理论等。

“年轻时在慈善组织工作,我就负责宣讲和培训。”荆霏告诉记者,正是这段工作经历,让宣讲成为了她的“专长”。“群众‘点单’,我‘接单’。根据不同受众的理论学习需求,我会采用互动的形式,让他们听得懂、喜欢听。”荆霏说。

丁堰社区有户籍人口2200多人,常住人口5800多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近40%,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退休并不意味着事业终止,而是转换了新赛道。”丁堰社区副主任刘凯说,社区鼓励退休老人老有所为,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63岁的范愚琴退休前在原丁堰村委担任党总支副书记,退休后,她也始终心系社区大情小事。碰上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她会主动前去调解,久而久之,名气越来越大。“遇到问题,社区居民不等我上前,自己就找过来了。”范愚琴介绍,去年2月,街道司法所邀请她常驻丁堰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担任调解员,出警调解不了的矛盾,都会流转到她手中。

“做调解工作最主要的是要站在居民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范愚琴说。凭着多年在基层工作的经验,她手里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调解员之外,范愚琴还是社区居民代表。今年,丁堰社区所有自然村都通上了天然气,这件事儿是范愚琴在去年年初的居民议事会上提出来的。“当时,社区有不少居民想通天然气,因为家中老人年纪大了,换煤气瓶不方便,也不安全。”于是,范愚琴便发起了这场议事。

平日里,像这样的议事会不在少数。社区规划、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等问题都被范愚琴搬上台面,社区“老大难”问题都逐步得到了解决。

让老人退而不休,丁堰社区成立了银龄志愿服务团,让更多老人参与到基层治理、文明创建、关爱帮扶等工作中。

77岁的张留英是一名老党员,也是银龄志愿服务团副团长,在丁堰社区雨花居家养老服务站做志愿者已经两年。每天早上6时多,她都第一个来到服务站,帮忙准备中午的餐食,为服务站的助餐工作出一份力。同时,张留英还是青洋花苑社区物管会委员,参与协商社区停车收费、楼道治理、环境整治等工作。“我们老年人同样能为社区作贡献,发挥自己的余热。”张留英说。

“目前,社区共拥有老年志愿者100多人。徐盘琴、胡传林在居家养老服务站做志愿者,又是各自社区的居民小组长,章国定是服务站的大厨,也是原丁堰西街生产队队长……”刘凯细细数来。

矛盾调处、议事协商、文娱分享、老少共建……在丁堰社区,“夕阳”正红。(常景轩)

标签:社区;老人;退休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