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一批专家来常州调研城市美学、举办城市美育论坛,推进“城市美育地标”建设
2023-04-25 15:15:00  来源:常州晚报  
1
听新闻

刘燕涛 余洋 陈晓月 图文报道

4月23日,来自北京高校的一批专家来常调研城市美学,并在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举办城市美育论坛。北京城市学院美育教育中心陈玉博士提出:要把美育教育从高校拓展到全社会,组建城市美育联盟,树立城市美育概念,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以城市之美提升美育,紧扣在地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加对城市、对家乡的情感。

在此次调查与论坛活动中,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介绍了围绕常州老城厢复兴发展、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焕新、活力街区建设等领域,在文化提升、城市美学等方面的学术、教学、校企校地合作成果。江理工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曹晋告诉记者,当前,江理工在美育教育方面已从艺术学院拓展到全学科学生,从校内拓展到社会多领域、城市建设多层面。这次筹建我国首个城市美育联盟,一方面组建全国高校领域的城市美育专家智库,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城市美育提供学术支持;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各地城市更新实践,以在地文化为核心推进城市美育,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可操作性。以城市之脉、城市之美展开美育实践,是城市建设文化提升的新空间。

围绕“城市美育”,专家们提出多个学术方向与拓展方向,他们对常州地铁建立的流动美术馆、红梅西村文化提升、江理工传统壁画研究所等多个利用城市空间开展城市美学探索的实践给予肯定,认为这些做法提高了城市美育的场景感与可操作性。曹晋表示,空间设计环境设计专业与城市发展、特别是宜居建设紧密相关,在研究城市美学时,无论作为研究者还是建设者,不能只关注形式美,还要树立“以善为美”的观念。城市建筑都是为人服务的,要以“善”为核心,在规划设计中关注“具体的人”、关注“一老一小”、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以“善”为纽带连结人与人、人与城市之和谐关系。当前,我国推进的完整社区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圈、打造活力街区等工作,都是城市美育的目标方向;常州老城厢复兴发展、老旧小区改造,都适用“以善为美”为核心的城市美学与城市美育。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助理石贤奎介绍,城市美育联盟要在加强美育理论体系研究的同时,不断丰富美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多元化、融合化。同时完善城市美育评价机制,努力推动“全国城市美育地标”工程建设与评选,把全国各个城市有内涵有魅力有影响力的城市美育地标评选出来,改变当前“千城一面”的状况,进一步提高城市美育识别度与感染力,让更多年轻人发自内心地由爱家乡、爱城市,延伸为爱中国文化、中华美学,增强文化自信。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