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54321”群众服务新机制,让民意表达畅通无阻
2022-12-05 10:52: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11月28日,清潭新村74栋居民发现楼道平台有积水,便拨打电话“81854321”,很快,工作人员就上门将管道疏通了。从电话拨通到问题解决,不到20分钟。今年,在钟楼区永红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街道副主任叶栋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牵头推出“54321”群众服务新机制,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建议及时回馈和落实,真正让民意表达畅通无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54321”群众服务新机制的产生,正是叶栋和同事们在工作中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实践。

“54321”,这串数字对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回应群众诉求的时间作出了明确规定:5分钟内做好登记、40分钟内赶赴现场、小问题3小时内解决、复杂问题2天内给出方案、1星期内上门回访。

为让群众能第一时间联络到街道、社区,街道还特意申请了专门的热线电话“81854321”,并通过逐门逐户的走访等方式告知居民,方便居民反映诉求。

“像清潭新村,小区体量大,又没有物业企业管理维护,居民诉求很多。我们一直要求工作人员及时回复,但效果不佳,总有群众的小问题被拖成了大问题,也有一些难题迟迟得不到回复。明确处理时间,让工作人员有了行动指南,真正实现处理群众诉求不拖沓,小问题立即解决,难题第一时间给回应和处理方案,让居民切实感受到街道、社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诚意。”叶栋告诉记者,包括他在内的街道工作人员在处理疑难问题时发现,及时给予群众回应,让群众了解问题处理的进展情况,可以将许多难题破解在萌芽阶段。

在小区改造过程中,居民们关于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切身问题,不出街道就能联系到人及时解决;对停车位设置、充电桩位置、绿植品种、入口改造等方面的建议,充分吸收到小区改造方案里。居民诉求得到满足,推进其他各项工作也顺利很多。

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小区怎么管理?在“54321”群众服务机制的基础上,叶栋跟同事们提前作了打算:小区改造时同步成立物管会,并通过招聘市场化物业进驻,采取“3+2”扶持与自营(3年街道扶持、2年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模式,前期由物业公司为居民免费提供“54321”服务,由此得到更多居民支持,并通过满意度回访等方式征询居民建议,尝试收取一定费用,逐步过渡成市场化运作,以此破解小区长效管理的难题。

记者了解到,叶栋跟同事们还在街道推进实施了邀请“老娘舅”常驻物业中心调解日常矛盾、成立物业管理调解委员会等措施,充分沟通了解民意,满足百姓诉求。“群众工作无止尽。”叶栋跟同事们将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主动靠前服务,不断提升百姓满意度。本报记者 黄钰

标签:
责编:邵佳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