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学期开启,一些教育新政将陆续落地施行,记者采访发现,常州市各校正积极贯彻落实新政要求。
义务教育新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在今年暑假就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培训,领会新课标精神,准确把握新课标航向,切实把新课标“落”到教学实践中。三校区的老师采用“互动式抢答”“板块式分享”“课例式解析”等方式,从不同角度解析新课标“新”在哪里,“落”在何处,积极开展多元讨论,及时总结个人感悟。
校长徐志彤表示,一线教师在明确新理念的同时,须做到“守正创新”,着力构建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效课堂,做到心中有“标”,为自己打开更广阔的教育视野,为学生打造更高效的课堂,把握教学与时俱进的新态势。后续,学校将结合学科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陆续开展各项和新课标相关的研训活动,让新课标在课堂有效落地。
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常州市凤凰新城实验小学通过创设物形空间、制定课程方案和设计主题活动等途径,来保障政策的落地和课程的质量。校长王晴薇介绍,学校开辟了“向阳践学园”农艺基地,引进智能种植项目,让学生享受劳动的快乐,同时制定了劳动课程方案,并在每周二下午辟出教研时间,由骨干教师带领全体教师一起学习,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把劳动教育融于学生生活”,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校设计了“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劳动技能学习、竞赛,联合家庭和社区共同组织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参与公益劳动,服务社会。
一年级上学期设为入学适应期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常州市解放路小学语文团队在本学期将开启幼小衔接适应期“随文适应”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团队负责人、校长蒋琳介绍,该校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期的语文学科提炼出“一听、四读、四写、两说、两合作”五个方面共13项语文关键能力,并把关键能力与结构化学习任务相融合,开发了与统编语文教材课文顺序和内容相配套的22个结构化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了具有教学实践情境的22个结构化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案例。学校将幼小衔接教育纳入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活动安排中,设计从入学至第一篇课文的学习共66天的学习任务群,为一年级学生适应小学生活保驾护航。
(尤佳 毛翠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