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常州多措并举干预防控青少年近视 控制近视低龄化、快速化、高度化趋势
2022-06-07 17:23:00  来源:常州晚报  
1
听新闻

黄钰 周锦华 图文报道

2020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首部《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已高达53.6%。面对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势头,我市近年从用眼环境提升、用眼习惯培养、持续健康监测等方面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记者在市政协于上月底开展的青少年近视防控专题调研中获悉,根据江苏省相关评估,我市去年学生近视率较前年有所下降。

全市80%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得到提升

教室照明环境与学生的视力健康密切相关。“我市连续两年把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改造提升工程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全市80%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的采光照明提升改造。”市教育局副局长戚宝华介绍。

“日光灯照明存在直射眩光、频闪严重等问题。”新闸中心小学校长李华兴说。记者在新闸中心小学看到,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全护眼LED教室灯、黑板灯,光环境优化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我市还从课桌椅高度、黑板等入手,加强学校用眼环境卫生规范化建设。李华兴介绍,学校每年都分批为各年级更替新款的可调式桌椅。“蓝色的桌面有助于学生们保护视力,可进行六档调节的课桌高度有助于调整学生坐姿,以此预防近视。”

记者在多所学校看到,教室里张贴着新版《眼保健操示意图》、爱眼护眼宣传语,教室、走廊摆放着绿植,这些环境布置都是在营造良好的护眼氛围。

一年两次视力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我市建立常态化的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制度,2021年起每年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戚宝华说,我市已经实现为全市中小学生建立视力健康数据(包括远视力检查、屈光检测等)电子档案。

调研当天,在华润小学的“眼健康”校园基地,市三院眼科的医生正在为学生进行定期眼部检查。该校校长钱小琴介绍,学校率先提出了健康参保计划,联合周边医院定期开展眼健康主题互动,让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眼部检查与知识宣讲。

“我市还普遍实施定期调整学生座位制度,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座位。”戚宝华说。

体育锻炼每天至少一小时

当前,我市正在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通过保障体育课课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好习惯。

“学校借助珠峰平台健康打卡App及时反馈、及时评价等功能,分层为学生规划与设计日常体育锻炼任务,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每天打卡。”李华兴介绍,新闸中心小学在学生防疫居家学习期间,班主任和体育老师也认真指导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保护视力。

在新闸中心小学的操场,记者看到设有攀岩墙、笼式足球场、专业跳高器材等,“方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校还组建空竹、啦啦操等20多个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学生体育兴趣特长,确保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

华润小学积极鼓励学生体育锻炼,并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

呼吁家长重视:视力远比分数重要

“当前我市近视呈现3个趋势,低龄化,有的幼儿园孩子就开始近视了;快速化,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近视比例上升很快;高度化,很多学生近视达到600度甚至以上。”“事实上,有的家长十分关注分数,却忽视孩子的视力。”“很多人以为身边近视的人很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近视不可逆转,高度近视的危害更大。”

在当天的调研会上,市政协委员与教育系统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指出了当前我市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问题并积极建言。

委员顾燕认为,家长要加强近视防控意识,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减负,鼓励孩子加强体育锻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要加强知识普及,科学防控、治疗近视。”委员宋子平认为,家长发现孩子视力出现问题,一定要到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查,把握住最佳矫正治疗时机,不要听信市场上各种天花乱坠的视力恢复广告。

委员们还提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发现并及时推广视力健康管理的优秀做法、典型经验,进一步落实视力健康定期检查制度等建议。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