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翠娥 尤佳
有一种美好的相遇,叫久别重逢!昨天,小学4—6年级符合条件的师生返校复学,草木蔓发、生机勃勃的校园,又回荡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回到阔别一个月的学校,老师、学生互道一声思念,大声说一句“欢迎回家”。为了迎接孩子们返校,学校、老师准备了暖心复学礼,有抽奖送礼,有创设“防疫小先锋”,还有“解忧杂货铺”为情绪找个出口……满满的仪式感,饱含着学校、老师对孩子们的心意和爱意。
今天,小学1—3年级符合条件的师生也重返校园。
局前街小学:戴着心愿口罩回校
“天下无疫情,人人安康”“希望大白们早日归来”“疫情过后,我想出去走一走,去看山看水看花”……上午8点,局前街小学的龙娃们将心愿写在口罩上,带着心愿有序步入校园。看到好久不见的老师,孩子们的眼里透着兴奋和喜悦,热切地道一声“老师好”。
重返校园的快乐不止这些。四(9)班班主任王杰准备了几重复学礼:每人一支棒棒糖,希望“五自龙娃”样样强;每人一枚“进步”贴花纸,祝福孩子们学习顶呱呱;妙趣横生的抽奖环节,让大家感受开奖的快乐。四(6)班班主任丁玉平设计了情绪温度计,告诉孩子们“喜怒哀乐很正常,要做驾驭情绪的小主人”……
校长李伟平说,复学,也是迎接孩子们“回家”,希望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以便从居家的个体学习生活有效转变,进入学校集体的学习生活。
博爱小学:人人争当“防疫小先锋”
复学后,疫情防控仍然不松懈。博爱小学在复学第一课中进行“实操”——开展“防疫小先锋”打卡自评活动,让学生们每天坚持科学防疫,在日常行为下读懂“敬畏心”。
“正确佩戴口罩”“坚守一米线”“科学洗手”“主动测温”“放学不在外逗留”……在争章自评表中,学校分别列出了上学、晨间、课堂、课间、午餐、午间和放学各个环节所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学生按要求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每一周,班主任都会结合班级的成长攀岩墙等表彰平台做好表扬和激励。
“希望这些行为准则能成为敬畏生命的标杆,把守护生命的意识融入日常行为,从防疫点滴做起,坚持用防疫行动保护自己和他人。”校长柴曙瑛说。
解放路小学:“解忧杂货铺”扔掉“心”烦恼
复学首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解放路小学开展了主题为“扔掉‘心’烦恼 疫后新出发”的复学课程。
居家学习期间,学校开设了线上咨询室,为学生排忧解难。“我们发现一些学生确实有不少困惑和烦恼,因此在复学第一课中,重点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校长蒋琳表示。
老师引导孩子们察觉情绪、积极调试,把自己的烦恼、不快、担心等一一记录下来,统统装进“解忧杂货铺”的箱子。老班们利用复学第一课的时间,和孩子们共同解决一些共性的烦恼。针对个性烦恼,班主任和校医会利用课余第一时间进行一对一疏导。
同时,教室里还有一面“心愿墙”,学生们把积极的情绪、美好的愿望、全新的期待书写下来,郑重地贴在“心愿墙”上,让爱和希望弥散在春日的校园,遇见一个又一个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