凃贤平 周艳 章宁馨
“东货场这里不仅有地方停车,还有地方睡觉,房间有空调,能确保睡个安稳觉。”从事物流运输的货车司机徐晓,在4月9日晚上住进了天宁街道为外地来常司机服务的“集装箱之家”。
天宁街道人流密集,辖区内有东货场、新货场、青龙港等货运中枢,有物流企业200家,司乘人员近300人。其中,东货场作为常州铁路货运中转点,出入车辆涉及物流企业就有近70家,涉及司乘人员130余人,因货场不具备供司机休息过夜的独立区域,闭环管理存在监管盲区。
有效外防输入和司乘人性化管理,天宁街道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发动物流企业参与闭环自治管理“集装箱之家”,共筹资金租赁集装箱,共摊水电费。
“集装箱之家”日常事务管理的负责人由企业自行推选,天宁街道召集纪检、经发、建设、公安、市监等部门组成联合小组,不定期监督检查。目前6家企业各租赁2个集装箱,租赁时间暂定3个月。
为快速高效搭建“集装箱之家”,天宁街道多部门合作: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协调东货场1号周边相对独立的空地放置集装箱;建设部门协调箱柜、平整土地……3小时内迅速搭好“集装箱之家”。
据了解,“集装箱之家”由各物流企业按照防疫要求共同起草制定《闭环管理公约》;区域设置门岗,各企业轮换排班进行区域管控。入驻“集装箱之家”的司机,由所属企业落实闭环管理责任,完成卸货消杀后,引导到房间。司机的用餐也统一送到门岗。这里还提供核酸采样专场服务,对司乘人员和货场工作人员实行两天一轮全员核酸,全力保障重点人群核酸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