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城市,华灯初上。“你好,请出示行驶证和驾驶证……”常州市钟楼区城管大队队员张征和西林交警中队交警汪迪已经在怀德路中吴大道交叉口检查了5辆渣土运输车,结束现场工作后,他们将前往南童子河枢纽工程工地继续联动式检查。
晨曦中的城市,大小公园开始恢复“活力”。“所有犬只必须按照规定办证,为犬只佩戴牵引绳,您才能遛狗,并且牵引绳不能超过一点五米。”在五星公园附近,不拴绳子遛狗的市民王先生听从民警的规劝给爱犬系上狗绳,一旁的城管队员给他递上一份文明养犬温馨告知书,现场解答他的疑问。
随着城市治理要求的提升,新问题、新情况逐渐显现。原本的各自为政,在现实中常常会遇到大写的“尴尬”——民警巡逻发现有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不能处罚;城管巡逻发现机动车违停,无权管辖……充分发挥公安和城管部门的职能优势,才能有效解决城市长效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钟楼区推动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创新,依托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打造“五联一共享”的“城警联动”2.0版本,并在全市率先运用到全面实战中。
勤务联动 五指成拳
2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大街商业步行街青果巷一侧,市民来往络绎不绝,巨大的人流量给停车带来不小的压力。上午9点不到,上班族的电动车已快将非机动车停放区停满,一些车辆停放并不规范,少数电动车停放在了盲道上。
“你好,这边是禁停区,麻烦寻找下停车位,地面白线框内都可以停,谢谢配合。”在现场,2名城管队员与2名身着“公安城管联合巡防”制服的民警一边引导市民将非机动车停进停车区,一边将违规停放的车辆摆放整齐,避免占用盲道等基础设施。在南大街街道联合巡逻完毕后,一组警务人员又来到荷花池街道,与辖区城管继续联合巡逻。
“您好,你的三轮车占道影响交通,请停放到划线区域。”在健身北路附近一家商贸城门口,城管队员和店主说道。“你们城管管得‘真宽’!我又没占道经营,停个车怎么了。”店主狡辩。此时,民警走上前说:“城管人员说的不错,乱停放影响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希望您积极配合,否则警方将对车辆予以暂扣。”店主不再狡辩,默默将三轮车推到了划线区域,行人纷纷向队员投来赞许的目光。
钟楼区城管局副局长刘华清告诉记者,“城警联动”2.0版本中,联合巡逻和联合处置是关键。“目前针对城市长效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通过整合公安、城管部门职能优势,对中心城区68条重点道路开展每日联合巡逻,在巡逻中发现和整改问题。并依托公安视频实战平台,同步开展视频巡逻,发现城市管理中15类问题同步下发整改。”刘华清说,“城警联动”启动2个月,现场巡查就发现问题12876个,视频巡检4个多月,已派单709次。
除了在城区,公安与城管每月还会开展一次集中联合处置行动,协同作战、优势互补,逐步消除街面问题,巩固联合执法战果。比如在邹区镇叉车专项整治工作中,“城警联动”队员在“白+黑”“两班倒”的通力协作下,共依法拖移叉车42辆,暂扣“黑加油车”4辆。
数据共享 效能提升
在钟楼区区域社会治理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城管队员、公安民警正紧盯着大屏上的九块小屏幕,对街道情况开展研判。“永红街道,永红街道,荆川公园北大门处有流动摊贩,请尽快教育劝离。”在一块小屏幕上,一名红衣妇女占用人行道路兜售儿童玩具,正在公园北门向来往路人兜售。这条信息通过指挥中心很快传到永红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3分47秒后,骑着电动车的城管队员就来到事发地,在和摊贩交谈几句后,妇女带着东西离去。
钟楼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长管立介绍,除了在视频上实施信息共享,两部门还打通了很多信息壁垒。“城管局在执法办案过程中,需查询车牌等相关信息,由城管执法队员填写《信息查询申请表》发送至公安情报指挥部门,后者会及时反馈信息。同样,城管局在执法过程中产生的有关人员、经营户、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号牌信息以及其他办案中产生的信息,也会作为治安基础数据及时共享给公安部门。”
依托公安城管联动,聚两者之力、聚两者之长、聚两者之能,两支队伍充分发挥出1+1>2的效应,钟楼城市治理的“面貌”大为改观。去年至今,钟楼区的“僵尸车”数量减少约30%,违规运输渣土案件减少22.7%,由此也可管窥一斑。
下一步,公安城管联动工作将继续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方式为载体,利用电子信息设备与大数据分析,为执法队员推送精准的信息,重点推送薄弱环节,精准传递问题信息,强力震慑违法行为,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包围圈。(童华岗 吕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