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田成方 渠成网 路相通 林成行——从西圩村新貌看我市农村土地整治成果
2021-12-28 09:58:00  来源:常州晚报  
1
听新闻

唐文竹 资规宣 图文报道

连片的田野,作物长势正旺,一条条新建的便民路通向田野深处;新挖的沟渠内,水面泛着波光;远处一片水田上空,一行白鹭悠闲地飞过。“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林成行”,这是记者上周在溧阳市南渡镇西圩村看到的情形。

记者了解到,西圩等村的省以上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已于日前通过省级竣工验收,标志常州市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全部圆满完成。

“过去村里田地小而散,村民耕作全靠人力,效率不高。村里的路也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西圩村委会主任陈利民告诉记者,自2017年底起,西圩等村启动实施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田块整治化零为整,变成连片标准农田;泥巴路也铺成砂石路,弯曲不平的沟渠也修建一新,农业机械化种植有了施展空间。现在种的水稻、黄豆产量都高了许多。”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处处长刘鹏向记者介绍,土地整治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平整区耕作层进行了剥离和回填利用,迅速提高新开垦耕地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等别。新建的农田水利工程提升了项目区农田灌溉保证率和排水条件,农田路网的建设使得机械化种植取代了传统的分散种植,节省了劳动力,且旱能灌、涝能排。经测算,项目区主要农作物年经济效益增加了475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艳介绍,常州市农村土地整治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从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到土地综合整治,再到现在的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整治对象从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单个要素发展到农村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综合整治,对整镇整村进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建成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集约高效新格局。

同时常州市积极探索“土地整治+生态转型”“土地整治+旅游开发”等多功能定位,拓展农村产业模式,推动实现生产集约、生活宜居、生态优美的“三生”目标。

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常州市以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为平台,共立项建设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29个,建设规模达到36万亩,新建标准化农田超过1.4万亩。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