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常州天宁:谋划民生福祉 推进共同富裕
2021-12-23 09:30: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正值年底,全力冲刺一整年的天宁,让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享受到了幸福快乐:老年人在家门口新建成的口袋公园里热火朝天地健身,孩子们在“双减”下的课后服务班里挑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大板房产权置换新房的居民,选到了自己心仪的新房,老旧小区部分住户,已经坐上了新加装的电梯;一个个项目,纷纷扎根天宁各大产业园,一批批人才,入住天宁各类型人才公寓。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近年来,天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位,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既要“做蛋糕”,也要“分蛋糕”

“只要打开电脑,就能‘一屏统管’整个车间里的每台机器、每个参数,还能实时查看所有生产流程。”在亚东科技,全国纺织行业首家以1:1比例建设的“数字孪生工厂”染色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从“代替人”到“协助人”的数字赋能。

没有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将成为“无源之水”。对于中心城区来说,如何突破“天花板”,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大蛋糕”?位于长三角中心的天宁打出的“王牌”是“三新经济”。

目前,工业互联网产业,吸引了航天云网、海尔卡奥斯等一批行业龙头,国家级“一平台两基地”成功落户运营;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汇聚了瑞士SGS、英国天祥、上海悦亿等国际知名企业;网络视听游戏产业,全省首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建成投运……

“十三五”以来,天宁积极主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聚集上下游生态企业近400家,纳税销售超300亿元,实现了产业层次由低变高、由量转质的转变。

财富的“蛋糕”越大,可吃的“蛋糕”越多。今后,天宁区将积极贯彻落实“532”发展战略和区委“3511”发展战略,继续把“三新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全力打造“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为“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打下坚实经济基础。

既要“振兴”,也要“治理”

12月16日,郑陆镇牟家村村民尤玉芳来到村委,兴冲冲地领取了大米——每人每年100斤。

年底发放大米,是牟家村为本村户籍人口提供的福利之一。此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意外保险、失地农民保险、第四年龄段福利补贴、重阳节老年人慰问补贴、优秀学生奖励、新生儿补贴等保障措施,让每年每户享受到的福利金额都在万元以上。

牟家村作为天宁区乡村振兴的样板,正在促进共同富裕不断从“喊口号”走向现实。近年来,天宁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勾勒出美丽乡村好图景。查家湾、牟家村、丰北村市级美丽乡村盛大开园,舜山小镇、知青农场等一批三产融合项目相继落地。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美丽宜居乡村20个。围绕黄天荡、寺墩遗址等人文资源,实施一批保护开发项目,特别是抓住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契机,把焦溪古镇打造成为常州的水乡地标。

作为全国唯一入选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的县区, 12月3日,天宁区率先发布《打造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的实施方案》,统筹推进“空间治理、生态治理、文化治理、民生治理、社会治理”五大工程,先行先试、创新创优,打造“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让农民和市民不再有明显的身份界限,让城乡生活不再有明显的质量落差。

既要“共享”,也要“均等”

12月5日,家住娑罗家园的龚小仙拿着一本电梯申报材料兴奋地说,“我们的规划设计图已经通过审图,我们这幢楼的居民可能要成为全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喽。”按照此前规定,加装电梯仅限于“多层住宅”,像龚小仙家这样的“高层住宅”不在政策范围内。为解决该问题,天宁区将原加装电梯实施对象条件中的“多层住宅”修改为“住宅”,进一步满足了老年人上下楼的实际需求。

从2018年天宁区同济花园、浦南新村首批3台电梯加装成功,成为全市首个加装电梯的区域,到今年12月,《天宁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细则》正式出台,天宁始终致力于改善和优化老百姓的居住环境。目前,天宁区申请加装电梯共涉及近30个老旧小区及次新小区,申请总量153台,已交付使用电梯33台,交付使用量和申请量均为全市第一。此外,今年大板房专项治理、宜居示范居住区改造等一批惠民举措,受到老百姓的广泛好评。

5年来,天宁正朝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道路奋力前行,累计投入111.3亿元用于民生事业。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1.5万名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始终高于经济增速。新建改扩建学校44所、基层卫生服务机构13家,集团化办学、医联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创成国家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国家级健康促进区。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成效明显,“康益行”医养融合打响品牌。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天宁将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拿出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2020年起,横塘社区在打造“熟人社区”项目的过程中,推出了一系列实用课程、培训、活动,服务对象为全龄距离人群。比如,为0—3岁亲子家庭开设亲子课程;针对青少年推出环境教育、智能科普、全家阅读计划;带领中青年“达人”创业;老人则有社区学校课堂,包括手机摄影、舞蹈、冰壶、八段锦、家庭绿植养护技术等内容。这些课程的老师由退休“能人”组成,他们退休前的专业领域,在退休后进一步发挥余热。

类似这样的精神文化建设内容,在天宁的各个社区正蓬勃开展。共同富裕既要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实现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也要人人“知礼节明荣辱”,实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近年来,天宁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区域文化设施布局,建成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文化馆、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等场馆服务效能。激发公共文化创新活力,支持和鼓励文艺精品创作,推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32个,志愿者注册人数已累计达166719名,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志愿活动3500余场次。高质量举办“天宁文化旅游节”“越夜悦天宁夜生活节”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惠民文旅活动,打造 “文明社区天天乐”活动品牌,丰富农村文化“三送工程”内容,丰富群众公共文化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民生连着民心,安民才能富民。“十四五”期间,天宁将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志存高远、务实笃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