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0日常州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提升街道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减少大气污染,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积极响应上级工作要求,以“明厨亮灶”“互联网+阳光餐饮”为主线,在街道范围内积极开展“阳光餐饮”推进工作,实现餐饮单位食品安全操作环节可视化、保障油烟净化装置全程开启,减少餐饮油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让人民群众餐饮消费更安全、更放心、更满意。
摸清底数,上下联动推广。戚墅堰街道经济发展局通过前期全面排查餐饮单位阳光餐饮建设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定向推广。同时联合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对新开办的餐饮单位,在申请营业执照阶段提前介入,从初装修开始,便积极引导其按照阳光餐饮的要求优化场所布局、配备硬件设施,做到在开业之初即完成阳光餐饮建设。
加强监管,落实主体责任。把阳光餐饮建设和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在日常监管中,加大阳光餐饮政策宣传力度,督促餐饮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鼓励引导优化食品加工流程,改进设施设备条件,加强餐饮油烟净化,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严格标准,打造阳光餐饮。严格执行阳光餐饮建设的质量标准,对监控设备安装调试进行质量把关,明确要求监控设备安装位置需全面覆盖烹饪区、油烟净化装置,并将摄像头通过网络专线接入到阳光餐饮监管云平台,全程展示食品加工操作过程、监督油烟净化装置开启,打开手机便可查看餐饮单位食品加工状况。
规范展示,杜绝面子工程。将餐饮单位“明厨亮灶”规范展示作为日常检查的重点,持续加强对餐饮单位的检查和指导,杜绝出现关闭电源、随意调整摄像头、餐饮油烟直排等行为,确保规范展示,不搞面子工程。
随着“互联网+阳光餐饮”工作的不断推进,“明厨亮灶”不再是空中楼阁。戚墅堰街道经济发展局将全方面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将线上巡查和线下执法相结合,优化监管程序,提高监管效率,减少餐饮油烟,将食品安全常态化,真正做到让人们“吃的放心,吃的安心”。(童腾永 常景轩)